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的回应与反思,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价值与使命,写读后感时,可以分析书中冲突的设置,思考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1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1读后感篇1
宇宙是有边界的吗?时间有尽头吗?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吗?奇点也就是黑洞内部是四维或者更多维空间吗?这些烧脑的问题想多了头会痛。
春节期间看完了88万字的《三体》三部曲,合上书之后,感觉眼前的世界变得和以前不一样,宇宙中真的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存在吗?那里的质子可以以十一维的形式展开,在上面刻满电路板之后再恢复成二维,悄悄的来到地球,封锁科技和太阳。
感谢大刘这三本充满了无数脑洞和想象的科幻小说,有网友说他一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的高度。读完书之后,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大刘的报道和访谈,发现就算是拿到了雨果奖(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还是依然虚怀若谷谦卑腼腆。采访的时候,他不断地强调,自己不是物理学者,不是历史学者,不是科技工作者,书里说的都是自己的想象,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学识还不如一个乡村物理老师。但是只要看过《三体》的人都知道,里面每一个脑洞都是有理论依据的。高晓松在节目里说,大刘一定是一个熟读历史并且对历史的研究非常深的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的中年平头工程师,写出了这样伟大的著作,连奥巴马都发邮件给他催更。
在《三体》里关于书名同名的三体人描写得很少,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三体人发动了攻击之后,地球人的故事。我相信大刘一定是一个对人类社会了解深透内心充满了失望的一个人,人类自诞生以来,做过的恶和犯下的罪行在书里都有映射。
比如说书中描述的面壁者和持剑人,一次次被人类送上神坛,又一次次招人唾弃,同样的故事,历史上有。
比如说三体人在圣母女一号持剑之后,发动了对地球的攻击,把几十亿的人类都圈养到澳大利亚,炸掉发电厂,让人类重回农业时代,同样的故事,历史上有。
再比如说当地球已经回不去的时候,载有人类最后的火种的几艘宇宙飞船在燃料和食物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发动了人和人之间争夺生存权的战争,同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书中描述的人类二百年之后的生活,我是相信但是看不到的(偷笑~),回望古时,诗人写:“西出阳关无故人、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个时候的人们如果也写科幻小说的话,估计也会幻想出飞机、手机、高铁这种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很普遍的现代科技。
黑暗森林法则、科技大爆炸和猜疑链、降维攻击......大刘深受互联网公司的喜爱,阿里巴巴还出了好几本书谈《三体3》里面诗意的毁灭了太阳系的降维攻击。说白了()降维攻击的意思就是:在电商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大的电商比如京东、淘宝、考拉宁愿把利润压到最低,也要把一些现金流不够强大小公司打压下去无法存活。这种宁愿自己吃土也不能让对方喝西北风的做法的出发点正是因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就是一片黑暗森林。
黑暗森林法则:文明的第一要素是生存,文明在发展但宇宙总质量不变。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有很多猎枪埋伏在森林的暗处,一旦有兔子从森林里跳了出来,就会被猎人的猎枪消灭掉。即使兔子有逃脱的可能,也会被其它的猎枪消灭,处于黑暗森林最好的做法是:“隐藏自己,做好清理。”
互联网公司这些年的科技大爆炸,让每个互联网大佬都不敢轻易的看轻任何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历史上著明的光速打脸事件,当当网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很担忧像京东这样的公司,不好好卖图书,又卖百货又卖水果,这些需要庞大的存储空间,有一天会把自己整死。“大江东去浪淘尽”,刘强东带领着京东一路高歌,娶了奶茶妹妹,pk马云。还记得你的当当账号吗?反正我是不记得了。
故事的最后,整个太阳系被一小片二向箔降维清理,毁灭的过程像前面的那首诗一样优美。关于这个结局,还有一个小故事,大刘在杭州和一帮科幻小说作家吃饭的时候,有人提议大家开个脑洞如何科幻的毁灭杭州?刘慈欣说:“杭州这么美,把它变成一幅画吧!”
《三体》1读后感篇2
第一次花了这么长时间看了一本电子书,一本科幻书,但是非常值得,真的是好书,让人脑洞大开,不过之后还是不能想象出,很多名词也不理解,感慨作者的想象力太惊人了!格局不是一般的大,看完以后,我都认为是真的了,我的思路也开阔多了,人生多一份超然淡泊的心态了。
技巧不多说,前后呼应,细节伏笔。
最关键的是人性的剖析和刻画,让人去思考,去批评最后去自责,但是仍然觉得不能失去美好,善!
作者塑造的女性角色都不怎么样,庄颜从头到尾就是个道具,是个祭品似的人物,却不断强调着她是多么的真善美,却不能让我发自内心的感觉到真善美,而是填鸭式的告诉我,感觉没法认同。
还有程心这个主角,我也曾是无脑喷中的一个,对于她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犯错,总要骂几句吧,心里舒坦点,让她背个黑锅吧!我觉得作者的塑造这个形象为了推进时间的走向,宇宙的走向,真的不是个特别有血有肉的人物,毕竟是个科幻小说,还有就是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一次次让她仅次于上帝的位置,但是她所有的选择,就是普通的你我她的选择,除了云天明的大脑那一次。所以恨她骂她其实就是骂自己,骂平凡的却有爱的`我们。不过因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我们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责任。而她错在去竞选执剑人,有德无能害死人!
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塑造的很好,章北海,逻辑,维德,云天明,各有特色,但是总体有一点,都是特别坚强,坚定,坚毅!有软弱的我们向往的很多品质在,我们有程心的软弱,虽然不想承认,但是确实如此。
还有感慨一点,就是选择太重要啦,就像蝴蝶效应一般,我们的选择也是对我们的人生有太多的影响,所以,一念之间,可能沧海桑田,让心主导!!!
《三体》1读后感篇3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三体》
疫情期间闲来无事,无意中看到了在书柜里放着的三体,脑中便产生了想再攻读一次的想法,翻开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帘的是略微发黄的书页,上面刻满了时间的印记。翻开书页,慢慢品读,我又见到了汪淼,叶文洁,杨卫东,罗辑,程心,史强,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欢的话:“全员进入深海状态,自然选择号,前进四!”也安静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读,还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读了一遍,看到了大刘用自己的基本理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了这座文学史上的丰碑。
?三体》本身,对人性,有着极其准确的认知。其中,对人类的.自大,无知,以及目光短浅,进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们,就像住在地下室,却总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却没有能力和条件。而我们又像那从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却没有能力。
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在人类像个孩子一样,对着深渊喊道:“嘿!这里有人吗?”此时的深渊正在凝视着这个无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枪对准了他。毕竟,在这片无尽黑暗的森林里,信谁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猎人,同时也是猎物,只有隐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猎的资本。
而我们转念一想,宇宙无比广阔,而你我,包括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时间这条长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罢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从那个奇点而来,最终,也将归于虚无,而人类文明的生命历程,在宇宙这这本“故事会”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个故事。
人们,总是高喊保护地球,实际,人类指示地球存在46亿年中的一瞬。而我们的存在,或许就是一种幸运。就好比,一只小鸟,大声喊道,要保护自己的这片雨林。
这,和人类文明在其中认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为数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样荒谬,人类需要保护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过都是想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多存在一会儿,尽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迹。尽管,这些痕迹终将归为尘土。
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没有意义。
恰恰相反,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务而来,或者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并不只是单单的繁衍后代。也不是为了进化而来。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我们的存在,正是为了给现在的岁月以文明。为我们现在的时光,输入生命。我们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会给我们本身赋予意义。
“我是一束烟花。”
“我要燃烧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开的更加耀眼夺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开后一切还是会归于黑暗。”
“但我知道,这片天空曾因我而绚丽过。”
“这,就够了。”
《三体》1读后感篇4
早就听说过此书,近日得机会几天里草草读完了这个3部曲的中文版(有英文版)。个人觉得那的确是世界级的科幻小说,获法国的一个文学奖乃名至实归。作者是个地道的中国工厂的工程师,科学素养不错,行笔中提到了许多经典物理和理论物理的概念和原理。故事框架恢阔宏大,情节跌荡起伏,但人物形象比较单薄。这类书反而是我的菜,快餐一类的,基本没有什么修辞铺张之类以求华美精妙之文采,但能在读者心理产生一种类似看好莱坞大片的效果,这委实不枉费可用来喝茶聊天的时间了。
然而阅此书的好处显然是远远超过了让人脑兴奋的效果,书中不仅仅有天体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科普,难得的是提供了许多机会让普通读者调用自己的平平淡淡的生活积累来思考。在此,只对书中的2个细节稍作个人的诠释,以显示读罢此书后的一个普通读者的回味咀嚼的乐趣。
其一,摧毁太阳系的武器。
这个武器的“发明”足以证明作者的非凡的想象力。摧毁整个太阳系的武器的形状就是一片纸的“二向箔”,而小说里先前摧毁三体星系文明的是粒子状的武器,以致于为逃避粒子武器攻击而已在太阳系的木星星环建立了掩体世界且能移居到冥王星的地球人类面对二向箔的不容置疑的摧毁力还是束手无策连同太阳系一起毁灭。简单讲,那纸状的武器厉害之处在于把所有的三维的立体之物降为二维之物。不可思议吧?可是这个武器的构想是令人信服的。还真能找出一个还是传说中的地球某角落的往事为例:某事故里的拟似重型机械车把活生生人压成长长的薄薄的片状。初次读到第三本书里的关于歌者如何处置弹星人发出的信息最后决定用二向箔的那一章节时,我感觉到有点看不懂,可是当找到那个简单易懂但血腥恐怖的例子来理解片纸武器时,再读一下,就豁然开朗,知道了歌者的工作,也佩服弹星人的勇气。
其二,宇宙最初的`11维的世界堕落成现今的3维世界的假想。
大爆炸后,宇宙形成后的最初阶段美丽无比,因为那是个多维世界,达11维。后来由于各星体上的居住者不断增加,可是可获得的生存资源始终有限且越用越少,那么宇宙到处是黑森林了———每个猎人也都是猎物时刻将被消灭。为了保存自己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降维”,结果,现在看到的就是丑陋的三维世界。如何理解维数越高的世界越美丽而维数越低越丑陋?琢磨这个问题时,联想到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后来的“独尊儒术”,凡受了点地道中文教育的都知道地球上发生过的这类往事。再读一下用冷涩的数学坐标概念谈及歌者与弹星人的关系的章节,联想到宋代哲理诗的两首代表作朱熹的《观书有感》和陆九渊的《仰首》,不禁哑然失笑,唐诗宋词再如何的诗意化也寻不回先秦散文的瑰丽多姿。
理智的思考,咀嚼的乐趣。
此书的序文提到过因故事背景有文革往事而具disturbing。作为普通读者我感到庆幸的是,幸好此书没有归类为“需加一个副词deeply在disturbing前”。结束此文的妄议之前,也预测一下该系列第四本书中为配合创立新的大宇宙而自觉自愿交出自己的小宇宙的圣母程心的“正意”(正心诚意的正意)再次给幸存的地球人带来灭顶灾难。我是无聊之际瞎掰,自作多情替已是名人名著的此书作个推广,权当搏个眼球一翻吧。
但愿:we can find pease with this 3—dimensioned world。
《三体》1读后感篇5
寒假里,有这么一部书让我爱不释手。那就是由刘慈欣撰写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这本书获得了科幻小说奖“雨果奖”,作者也成为获得该荣誉的亚洲第一人。
这部书讲述的是两个文明间的智慧博弈。期间,红岸基地是一个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基地。一个叫叶文洁的人向宇宙发出信息,被远在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上的三体人收到。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三体人派出了庞大的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
三体文明用超科技制造的智子锁死了人类文明,监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为了应对局势,人类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秘密组织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者来反击三体。最后只有罗辑一位面壁者取得了成功,成为人类文明的执剑人,威慑着三体文明。
但当罗辑把权力交给程心后,三体探测器攻击了地球上的广播系统,但远在天涯的“万有引力”号广播了三体母星的位置,三体文明被歌者文明消灭,人类文明也从三维跌落成二维,最后只有关一帆和程心两个人成功逃脱。
这本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让我们明白: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黑暗森林有严肃的法则,但也孕育着生存的希望,无论何种文明都必须遵守。刘慈欣的这部小说,以超凡的构思和想象力,让我叹服!
《三体》1读后感篇6
总得来说不算是读后感,他口述读完之后的记忆片段,我来进行记录。
“《三体1》一共36章,我花了四天时间看完,这四天内我每次读的时间并不长。它主要讲的是:地球人发射了一个微弱信号,正好被三体人接收到了。又有一群人加入三体军团,也就是地球叛军。地球叛军拿虫子锁住人类的基础科学。”
这没头没尾的讲述我问他:“叛军为什么要当叛军?”,他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人类的邪恶。”
“这一本三体是整个系列中唯一一本有后记的”。
“《三体2》因为受到一些外界的影响,一共花了18天才看完。这一本讲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就是一个带枪的猎人。一个文明发现了另外一个新的文明,就会立刻把它击杀掉。三体人用超技术锁死了人类的高级科学”。
“《三体3》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主要讲的就是三体人暴打人类。 太阳熄灭了。我最感兴趣的是——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我有一个疑问:是“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的“节选”二字。我看到有节选两个字,就以为是另一本小说,但是我发现节选里面的人物和三体里面的人物一模一样。比如说:罗辑,面壁者。更奇怪的是这里面还有三体人。我就不知道到底时间之外的往事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三体》1读后感篇7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会很快被消灭。”
这就是《三体》令我最为震惊的一段,在黑暗森林中,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歌者的一张小纸片就把太阳系就被二维化了,变成了凡高手下的《星空》。书中写到的数学原理、宇宙规律、天马行空的想象,庞大的'故事情节,人性的温情和扭曲交织在一起,一边令人向往,一边又让人害怕!
“毁灭你,与你有何干。”蔡依林和宇宙社会学两条基本定律其实就是弱肉强食,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核心。听上去无比残酷,其实宇宙是无序的黑暗,但有更高文明来毁灭,至少证明还存在着可以存活的强者,人类也成为了更高级文明发展的垫脚石!
整部小说都以和平——战争——生存——毁灭为主线,在眼前展现出一个广阔、神秘的世界。他开拓了我的思维,让想象不受到约束,自由飞翔。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世界,愿我们用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三体世界。
《三体》1读后感篇8
这个暑假,我看了《三体》这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当时妈妈把它买回家的时候,我不太想看,因为它有1000多页,而且三部一本比一本厚,又因为是科幻小说,比较难懂。我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不太好看,但是读到后来,觉得越来越引人入胜,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第一部看完了。
?三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一点就是科幻。书中提到的“黑暗森林状态”在我当时读到时感觉很震惊,再想想好像又很正常。就好像在警告所有人类:宇宙是冷酷的,也许发现外星人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还有一点就是它对“人性”的描写。我当时看了人类在三体文明的威胁下不但没有拼命研究与之对抗的方法,反而为谁走谁留的问题争吵不休,最后甚至明令禁止逃往太空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可笑。仔细想想,不都是这样吗?人都是自私的,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顾全大局了。别说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这样:我小的时候,和几个小女孩一起玩,有一个人提议说,让我们其中一个人带其她人到她家去玩,并且要把自己的糖果和冰激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也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大家玩。本来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自己家,谁会愿意牺牲自己的东西呢?没有人主动站出来,那就石头剪刀布吧,但是被选中的那个女孩却反悔了,最后我们不欢而散。而三体人呢?却认为“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就觉得这部小说和其它的小说真是不一样。在这本书中,人类的.情感反而成了毁灭太阳系的罪魁祸首,也因此,它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
在第三部中,程心两次以爱和责任的名义把世界推向深渊。但是最后,她还是没有放弃,为了保住大宇宙的未来,把647号宇宙的物质归还了。智子说:“你还是在为责任活着。”但是,智子最后也选择了帮助她。我想,宇宙是没有对错的,虽然可能会招来祸患,但是永远不要放弃爱与人性。
《三体》1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