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精心编写教案,写教案应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优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6篇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帮助小绵羊。

2、能够撕贴小纸条,体验制作“羊毛”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可爱的小绵羊》(视频)。

2、胶水、纸、小绵羊轮廓图。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认识小绵羊

(1)引导幼儿观察小绵羊,简单了解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儿一起重点观察羊毛的形状特点,知道绵羊要换“新衣服”过冬了

2、在教师指导下,幼儿撕、贴“羊毛”,体验其中的乐趣。

(1)师幼共同探索制作羊毛。

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纸,要怎样给小绵羊做成羊毛呢?(进一步引导幼儿想象多种制作羊毛的方法),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撕一个“羊毛”,再说一说是怎样撕的?

(2)教师示范做“羊毛”一一撕纸条。同时提醒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双手配合协调地撕纸。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纸条撕得越细越好。(一部分幼儿可以用剪刀剪好纸条,再用彩笔卷一卷,卷成羊毛)。

(4)出示小绵羊轮廓图,教师指导幼儿将“羊毛”粘贴在“绵羊”身上。

(5)幼儿独立粘贴,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将“羊毛”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3、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欣赏穿上“新衣服”的小绵羊”,分享帮助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散发的光芒。

2、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3、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装饰太阳宝宝的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太阳。

活动准备图片:太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

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教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给了他。

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二、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宝宝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视频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三、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蜡笔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四、总结评价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练习抬高小脚越过障碍,发展跨越动作。

2、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轮胎若干、自制跨栏若干(皮筋)

2、羊羊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村长头饰,自制水龙头若干。

自制小花4朵,分红黄蓝绿各色,自制水壶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扮演村长、幼儿扮演小羊,

在音乐中带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热身运动。

二、尝试跨越:

1、引起兴趣:“春天到了,青青草原的花园里开了许多漂亮的小花,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2、跨越轮胎:

“路上,我们要经过一条坑洼的小路,可要小心了。幼儿示范走轮胎,教师提醒幼儿抬高脚踩在轮胎里。幼儿自愿分3组跨过轮胎路。

3、尝试跨越重低到高的皮筋:

“花园马上就到了,可还有几条高低不一样的栏杆拦着我们,我们怎么过去呢?

(1)、个别幼儿示范,提醒小脚抬高,别碰到皮筋。

(2)、集体练习。

三、游戏“羊羊浇花”:

1、欣赏小花,说说小花颜色,和小花打招呼。

小花说:我好久没喝水了,口很渴。怎么办?浇水

2、幼儿跨过栏杆,取小水壶。跨回来后给小花喝水。

3、水壶的水用完了不够,我们再去装些水,再次跨越去水龙头下接水返回给小花浇水,引导幼儿说说:“请小×花喝水…”

4、村长:“谢谢大家给小花浇水,把花园变得很漂亮,天色暗下来了,要回家了,和小花再见吧!”

托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游戏中通常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加以引导,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因此,我设计的这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情景贯穿游戏,让幼儿扮演小羊浇花的情景过程中,练习越过障碍,发展跨越动作和反应能力,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也起到了激发幼儿爱护花草的美好情感。

活动延伸

在《保护青青草原》的戏剧主题中,幼儿都知道羊羊们很爱自己的家(青青草原),所以活动内容很吸引幼儿,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极高参与性强,在设置的小路;栏杆上孩子们会学习抬高小脚做跨越动作,但能力差异大;在花园浇花和接水环节幼儿较自由,收的环节教师还需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同时应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细心进行粘贴活动,锻炼小肌肉控制力。

2、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用于粘贴的棉花每组一份;画有绵羊的美术底纸人手一份;白乳胶每小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师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想让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身穿大棉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皮,我看那个小朋友小脑筋动得快。

师:谜语问小朋友们什么动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袄,喜欢吃野草,过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贡献出来呢?(解释谜面,让幼儿更容易懂)

小结:绵羊身上长着厚厚的毛皮,喜欢吃鲜美的野草。

2、体验观察,比较异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师用于示范的两只小绵羊,一只有贴上羊毛皮,一只没有。

师:看,老师这儿有两只小绵羊,我想请小朋友们都上来摸摸看看这两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师:今天小绵羊想请小朋友们帮自己穿上一件整洁,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棉花、白乳胶、擦手布,一会儿小朋友们分组进行。现在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给小绵羊穿上衣服的,你们可要仔细看清楚喽。

3、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1)讲解示范

①刷乳胶;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2)提出要求:

①不将乳胶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轮廓线之外;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对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胶可用擦手布擦干;

(2)操作时专心,不争吵;

(3)能力较强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让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齐。

5、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收集幼儿作品,欣赏作品,并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那只羊,为什么喜欢它?

6、活动自然结束。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幼儿萌发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3、知道绵阳的外部特征,知道人和小绵羊之间关系密切。

教学准备:

绵阳模型、彩笔、画有绵阳轮廓的纸等

教学分析:

由于幼儿很少见到绵阳,所以对绵阳不是很熟悉,对绵阳的外形特征不清楚,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认识到绵阳的外形特征,知道绵阳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互动汉中,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加深幼儿对绵阳的了解,如:绵阳长得什么样子的呢?绵阳的头上有没有角呢?引导幼儿观看绵阳的头、身体、四肢,并询问绵阳身上都有什么呢?小绵羊爱吃什么食物?绵阳是如何叫的?教师采用启发、提问、鼓励等方法引导幼儿。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开着小汽车进入教室,把“车位”停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2、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猜谜语,幼儿对绵阳产生兴趣。学习词语:绵羊,英文:sheep

3、带领幼儿仔细观察绵羊

(1)小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呢?

(2)小绵羊的头上有什么呢?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羊角,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

(3)小绵羊的身上有什么呢?绵羊身上长着长长的卷卷的羊毛,有四条腿,一条尾巴。

4、教师总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5、提出问题

(1)小绵羊是如何叫的?

(2)绵羊喜欢吃什么食物?

6、绵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绵羊的毛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绵羊的皮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绵羊的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4)绵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什么功能?

7、幼儿萌发爱小绵羊的情感。

教学总结:

1、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2、教学延伸:添画小绵羊。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羊的外形特征。

2、尝试使用拓包,用拓印的方法表现羊身体的外部特征。

3、初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神秘箱、黑色卡纸、拓包、颜料、羊的模型、羊布偶、kt版、抹布。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

这个神秘的小客人就藏在这个神秘箱里,我想请人过来摸一摸,猜一猜他是谁。(幼儿依次上前,3~4人)

师:这个神秘的小客人是谁啊?(小羊)我们一起来跟小羊打个招呼吧!小羊长什么样子啊?(圆圆的眼睛、鼻子、弯弯的嘴巴、长长的耳朵还有羊角)小羊是什么颜色呢?(白色)除了白色的小羊,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小羊?(黑色)

师:咦,小羊好像有点不开心呢,它说它刚刚和它的小伙伴走散了,找不到它们了,想请你们帮帮它,你们愿意吗?那你准备怎么帮它呢?(幼儿自由发挥)

师:哎,潘老师好像知道它的小伙伴在哪里了,不过要找到它们也需要你们的帮助哦,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小伙伴好吗?

2、教师指导。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些什么?(卡纸、颜料)这些可都是寻找小伙伴的法宝哦,我们来瞧一瞧!

师:这张卡纸上有什么呀?(小羊)潘老师也觉得这像是一只小羊。这是一个小羊的轮廓。小羊的小伙伴就藏在这里面,看老师怎么把它找出来【拿出拓包】我拿出了一个法宝,你们知道这个叫什么吗?这个叫拓包,我们抓好拓包,沾一沾颜料,在小羊的轮廓里面轻轻地拍一拍,记得一定要把轮廓里面的小羊全部拍满了。猜猜看,小羊的小伙伴能找到吗?(小羊展出)找到了吗?(找到了)潘老师厉害吧,快为我鼓鼓掌!

师:咦,好像少了些什么?你们发现了吗?(它没有眼睛和嘴巴)小羊还没有眼睛和嘴巴呢,那我们赶紧给他找出来吧!我们就用棉签沾一点黑色的颜料,轻轻地给小羊添上眼睛和嘴巴。

师:小羊终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它多开心啊!还有些小伙伴在哪儿呢?它们就藏在我们小朋友身后的桌子上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都找出来吧!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活动延伸。

师:我们小朋友真厉害!一会儿就把小羊的小伙伴们找到了,它很开心。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用这个新本领找到了小羊的小伙伴,你们知道这个新本领叫什么吗?它叫版画。我们现在去洗洗手和小羊一起到外面玩游戏吧!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6篇相关文章:

美术粽子教案6篇

美术《瓢虫》教案6篇

美术叶子画教案6篇

美术活动《蝴蝶》教案6篇

美术《飞机》教案6篇

海象美术教案模板6篇

中班美术石头画教案6篇

7年级美术上册教案6篇

龙的美术教案优质6篇

粽子香美术教案6篇

小班美术课绵羊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