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案中应体现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专业素养,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 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 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 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动
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6的分解和组成,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每人布置一个任务,如果小朋友现在有6个桃子,老师想让小朋友分给你的爸爸妈妈吃,那应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分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操作学具打印。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课前已打印)。
3、数字卡片若干(课前已打印)。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ppt)。
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做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卡片,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ppt)
3、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三) 、巩固练习(操作学具)
1、卡片填数
2、找钥匙开锁 (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四) 、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并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糖果若干,记录卡每人一张,小猫头饰一个、手偶一个,两个圈,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朋友复习2的组合(在寝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猫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动室)
二、帮小猫分糖。
小猫的好朋友是谁?(小猪和小兔)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美味的糖果,有多少?(3颗)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动动小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
幼:我把3颗糖果,1颗糖果分给了小兔,2颗糖果分给了小猪。我把3颗糖果,2颗糖果分给了小兔,1颗糖果分给了小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你说的真好听奖励一个大笑脸娃娃。
5、你们看看自己是这样分的吗?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样的再分一分。
6、在请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分的奖励2个大笑脸娃娃
小结:原来把数量是3的糖果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
7、刚才谁几个笑脸啊,1个2个,猜猜我刚才手里有几个?(3个)2和1合起来是3,1和2合起来是3.
三、去小猫家,游戏学习3的分解。
1、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有条河,踩着2个木桩过河,3个人怎么一起过河?
2、幼儿商量过河并实践
3、有二说过河办法,老师梳理小结。
四、游戏学习3的组成。
小猫家到了,门上有数字3,这个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教师检查)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与幼儿小结: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五、到了小猫家(延伸)
小猫说:“欢迎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够,请小朋友4个人坐2把椅子。”请你们回家想想办法,下节活动我们一起解决它。
活动反思:
活动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认知环节组织上设计也存在问题,记录表的设计不清楚以至于幼儿出现不会记录现象,还有细节上,特别是组织语方面。
这节活动适合我们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也是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及发展特点而选的,同时也依据了我们班幼儿的现阶段发展水平而制定。由于我上这节活动前考虑数学要与生活结合,正所谓数学要运用与生活,其中游戏与生活结合,导致小部分幼儿沉静于其中脱离了集体。活动中没有出现不积极表现的幼儿,只是注意力往往在游戏与所给的难题中,老师的规则意识没有提醒及做到规则在前。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10的分解和组成。
2.发现并掌握分解和组成中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3.增强合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力。
活动准备:
创设情景“羊羊超市”、不同种类实物(每种数量为10) 、 记录表、货物种类标志、题卡及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羊羊超市”开张,幼儿按类别摆放货物,并记录。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羊羊超市”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好吗?
2.幼儿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按要求摆放货物,并做好记录。
师: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去超市摆放货物,每组选择一种货物,把货物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在货架的左右两边,并做好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情境体验、实物操作、数字记录等方式,充分感知10的不同分法。
二、在感知10的多种分法的基础上,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1.师幼共同将记录表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10的9种不同分法。
2.引导幼儿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三、统计货物,感知10的组成。
1.幼儿随机抽取统计卡,根据要求对已摆放好的货物进行记录。
2.将记录表进行统计,师幼共同归纳总结10的组成。
四、竞聘“超市理货员”,进一步巩固10的分解和组成。
1.幼儿操作题卡,巩固提升经验。
2.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奖励。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学习10的分解组成,能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8、9的分解组成。
1、总数是8。
师:我的大鼓敲1声“咚”。
幼:我的小鼓敲7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请幼儿在记录纸上写出9的分解组成并进行讲述。
二、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教师出示10个黄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几个什么颜色的棋子?”
2、“把这10个棋子分别分给两个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呢”?
三、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你是怎么分的?有几种分法?
四、教师进行记录并小结。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2、共同进行归纳整理。(按递增、递减的规律记录)
3、共同小结:“把10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
“除了递增与递减的规律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
五、游戏“大鼓小鼓”巩固10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