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教案时,建议设定合理的课后作业,写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引导的依据,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爷爷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爷爷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2、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掌握故事发展的顺序,根据线索进行讲述
3、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体验有朋友的幸福,学会朋友之间相互关心、帮助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一封信 图片 问题卡片
经验准备:已有看图讲述的经验,信件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启发幼儿调动积极性,自由谈论
(一)听音乐《找朋友》导语:什么是好朋友?
(二)出示信 导语:信是做什么用的?蛤蟆为什么不高兴?
二、讲述故事,设置疑问,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导语:今天小雪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信”的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有两个小任务,你要带着三个问题去听。
1、他为什么要寄信给蛤蟆
2、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导语: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棒,听清了故事记住了三个问题。请幼儿完整回答三个问题。
三、出示图片回忆故事,掌握故事情感线索
1、出示图片:蛤蟆为什么发愁?心情是什么样子的?猜一猜它还会继续等信吗?没有人寄信给蛤蟆它真伤心。
2、青蛙是怎么做的?它对哈默说了些什么呢?信上写了什么?蛤蟆听了心情怎么样?说了些什么呢?原来青蛙给蛤蟆些了封信,你看,蛤蟆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多高兴呀。
3、青蛙和蛤蟆在做什么呢?没有收到信之前,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收到了信蛤蟆的心情又怎么样了?收到信之前,他们非常快乐,期盼着信赶快送来。终于收到了信,蛤蟆特别的高兴。
四、随机性的抽取图片,请幼儿进行排序
导语:我们来看一看,这张图片讲述的事故事中的哪段情节?故事中是怎么来进行描述的?(谁 在哪 做了什么 故事中他是怎么说的)蛤蟆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分别出示图片,有独立出示,有相关情感比较的图片两张一起出示,请幼儿讲解)
五、随机抽取图片,请幼儿分组排序讲述
导语:每组发给你们一组图片,请你们按照顺序排列好。每人讲述一张图片。大家一起将这个故事讲一遍。
六、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
1、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猜一猜如果没有青蛙,蛤蟆会怎样呢?
3、青蛙和蛤蟆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了伤心难过的事情,我们就要伸出双手去帮助他,这样别人就会感到很幸福。
七、听音乐《找朋友》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小朋友之间可以用写信的方式传达友谊或是歉意
2、活动区中和幼儿一起制作信箱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为等不到信而难过时,及时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还回家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蛤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信比预期的时间来得晚,但是,当看到蛤蟆欢乐的笑颜时,青蛙自己也乐开了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写信对友情的重要性。
爷爷的教案篇2
一、活动名称:
?小乌龟看爷爷》
二、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中地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地趣事,体验角色之间地亲情。
能用比较完整地语句讲述图意。
三、活动准备:
挂图。
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基本部分:
观看挂图。
——幼儿自由结伴看幼儿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和同伴小声议论。
——请幼儿讲讲是否有看不懂地地方。
理解图意。
——结合图意,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这是一棵什么树?为什么有这样地变化?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行动缓慢》
——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因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小乌龟不仅给爷爷带来了苹果树,还带来了什么?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了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地小乌龟。
结束部分:让幼儿学小乌龟慢慢爬行。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经历熟悉—理解—讲述这一渐进地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地学习结果。
爷爷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内容通俗,文字活泼,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充分阅读文本,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并学会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四”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3.了解“暖和的衣裳”等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积累词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一幅图画。
出示图片 ,认真观察图上都有谁?《爷爷和小树》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生字“爷” )爷爷和小树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课文,像老师这样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宝宝在课文里圈出来,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大家看,(出示课件)这些生字宝宝你能认识多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你看,(出示卡片、同时出示课件)这些字没有拼音了,现在你还能读出来吗?自己再读读看,(开火车读,分组读)个别字组词。生字宝宝见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还一块把他的好朋友也带来了,一起读读看。(出示词语)
4.⑴ 引导认识“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个自然段)
⑵ 合作学习,标自然段:大家找找,(出示整篇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小组交流检查。
5.过渡:大家可真聪明啊!生字朋友都认识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她们吗?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想一想: a.图上是什么季节?b.爷爷在干什么?
生:老爷爷在给小树穿暖和衣裳,给它围上稻草。
师提示:图上画的是冬天到了,爷爷在做什么呢?谁能看图完整地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听,这时候小树说什么呢?(师模仿小声说:“好暖和、好舒服呀!”)你听见了吗?它说什么呢?
生:小树在说:“好暖和、好舒服呀!”
师:小树还会说什么呀?
生:小树还会说:“老爷爷,你给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让我冬天不冷了,谢谢您,老爷爷!”(师评价)
6.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生说、读(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随时把“到、冷”字描红。这里有两个生字“到”和“冷”,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到”是什么偏旁呢?这叫立刀旁,在生活中你还认识有立刀旁的字吗?指生说一说,出示(利、剑)。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7.边读边板书:“冬天到了”
“暖和的衣裳”
出示课件:“暖和的衣裳”中“和”跟“爷爷和小树”中的“和”是一个字,分别该怎么读呢?这是一个多音字。
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呀?(包裹在小树身上的稻草,还可以用什么给小树保暖呢?)现在天气冷了,我们大家也都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我们的衣裳跟小树的衣裳一样吗?这里用到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小树写成了人。还有暖和的什么呢?同桌两人想一想并说一说。
出示课件:暖和的_________(被子、棉裤、棉袄等)
师:爷爷帮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感觉怎么样了呢,谁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也就是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出示课件:“小树不冷了。”在田字格中板书:“不冷了”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写“不”。(可以用“不”说话)
8.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9.“冷”是什么偏旁呢?指生说(两点水);像这样两点水的字你知道的有哪些呢?指生说。(凉、冻)
10.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小树会很高兴地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把小树的高兴劲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心里一定特别感激老爷爷,那么他会用什么办法报答老爷爷呢?
1.出示图片:观察插图,a这是什么季节?b爷爷跟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课件)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快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找对了,并且读的也都很棒,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课文中说到绿色的什么?板书:“绿色的小伞” 你还见过“绿色倒霉说”的什么?
出示课件:绿色的________(树叶、荷叶)
4.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指名说。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
5.老师明白了原来小树长着又多又绿的'叶子,而且小树散开的树冠和笔直的树干看起来样子像绿色的小伞。所以才说小树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我明白了,谢谢大家。(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这一句中有个“伞”字也同要求我们认识它的偏旁,它是上下结构“人字头”,谁来给伞找个好朋友?(指生扩词)
6.大树在什么季节为人们撑开了绿色的小伞?
板书:夏天到了
绿色的小伞
7.爷爷在树下乘凉,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热了)板书同时请同学们观察“热”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并组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热的反义词。
8.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为什么呀?(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
9.小结课文,积累词语:(出示课件)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师:他们多高兴呀,让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课文好吗?
三、指导写字
今天,老师教同学们认识一个笔画,那就是出现在“四”字里面的“竖弯”,课件演示,教师板书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四字写法。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不”和“四”。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老爷爷为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使小树能防寒,愉快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那么你想为小树做些什么事呢,请大家像你们说的这样回去试着做做。
爷爷的教案篇4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保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测,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同学读准"爷爷"。
3、同学说说自身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同学观察,说说自身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身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和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同学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同学说说自身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同学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身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同学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同学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同学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同学指"冷",另一个同学假如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假如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同学集体猜字。随机请同学说说自身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身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同学自身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同学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同学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同学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平安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纳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同学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同学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同学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同学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同学说位置,,教师范写,同学观察。
④同学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同学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同学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同学观察。
④同学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一起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
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爷爷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フ”和“人、刂、灬、冫”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词语和练习朗读。
?学习难点】
“穿”与“窗”的区别,“不”的书写,“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的理解。
?学习准备】了解树木有哪些作用和人类可以为树木做哪些事。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初读课文和学习生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朗诵表演儿歌《轻轻地》
你知道了什么?小兔和小狗是怎样做小草的好朋友的?
2、小兔和小狗是小草的好朋友,爷爷和小树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是怎样做好朋友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爷爷和小树》中去寻找答案吧!
3、齐读课题,学习“爷”:看到了“爷”,你有什么想说的?(与“爸”的联系和区别)
二、初读课文 认识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汇报圈出来的生字,小老师带领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汇报正音情况,开火车读,个别读。
lěng sǎn chuān nuǎn rè kāi yé kē dào gěi
冷 伞 穿 暖 热 开 爷 棵 到 给
3、范读课文,注意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的时间特别长;
猜猜原因;
认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自然段,一个自然段讲一个意思,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停顿的时间要稍长;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停顿。
三、学习生字 畅谈发现
过渡: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你能不能与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
kāi yé kē dào gěi chuān nuǎn lēng sǎn rè
1、出示生字:开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伞 热
(独体字与合体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并用彩色标出部首)
2、学习部首:这些生字中,你认识哪些偏旁部首?
3、轻轻读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偏旁与字的关系:木──棵、日──暖、 ──冷、 ──热;
“穿”与“窗”的区别;反义词“冷”和“热”;“伞”像一把雨伞;……
四、再读课文 复现生字
1、再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选生字填空:
冬天( )了,( )( )给一( )小树( )上一件( )和的衣裳,小树不( )了,夏天( )了,小树( )爷爷撑( )一把小( ),爷爷不( )了。
五、自主发现 书写“不”、“开”
1、范写,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要注意的地方,集体汇报。
3、学生练习,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1、指名读课文,你们有什么疑问?(尝试)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分别指什么?
2、解决小问号的办法很多,今天我们请课文中的插图帮帮我们的忙?
仔细看图,发现两幅图的异同点:
相同点:树、爷爷、小朋友、房子……
不同点:季节、小树的`样子、爷爷和小朋友的衣服、爷爷做的事情……
──相机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二、想象说话 感情朗读
1、第二自然段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第一幅图?齐读第二自然段。
看图想象说话,爷爷、小树和小朋友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多种形式朗读,表现“爷爷的爱心和小树的开心”。
2、第三自然段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第二幅图?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看图想象说话,你听到了谁在说什么?
多种形式朗读,表现“小树的爱心和爷爷的喜悦”。
3、第一自然段
“我家门前有这么一棵小树”,这位小朋友会想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呢?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开心、自豪……)。
4、朗读课文
三、扩展词汇 积累语言
1、我会读:
2、我会连:
3、 我会说:
四、拓展阅读 复现生字
课文中的绳子宝宝又想念大家了。可是他们躲在了另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出示)
爷爷把(bǎ)一棵小树当(dāng)作(zuò)自(zí)己(jǐ)的小孙(sūn)孙。寒(hán)冷的冬天,他给“小孙孙”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也很(hěn)有爱心(xīn),炎(yán)热的夏天到了,小树撑开自己的小伞为(wèi)爷爷遮(zhē)阳(yáng)。爷爷和小树真是一对好朋友啊(a)!
五、自主发现 书写“四”、“五”
1、出示,你发现了什么?
2、范写、评议。
3、学生练习,展示评议。
六、自由选择 课外延伸
1、你喜欢爷爷和小树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树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3、你还想为小树做什么?
爷爷的教案篇6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爷爷和小树》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请出咱们的生字宝宝,齐读,开火车比赛!你们这么棒呀!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回更出色!给自己鼓鼓劲
二、质疑导课
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爷爷和小树》。
三、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两人对读,可以表演读)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生边讲故事老师边问:课文当中是怎样写的呢?(图片出示出现字幕)
4、理解第一幅图
(1)数数共几句话?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2)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3)出示.课件:寒雪中的`小树风声)
(4)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小树和你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5)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所以小树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
板书:爱护
(6)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再找学生读。
引入: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5、(展示第二幅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6、小组回答教师点拨:
(1)、“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2)、爷爷为什么不热了?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3)、听录音,感受人和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感情
四、想象练习(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
爷爷的教案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倆、摘、伯”等三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能通顺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生字,并组2个词
【教学过程】
1.动画导入(4min)
以“牛顿万有引力”的动画进行导入,设置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苹果掉下来呢?让我们学习课文《地球爷爷的手》就会知道答案了。
2.听课文录音(2min)
3.自读课文(4min)
自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找出不会读的字词。
4.出示会认的生字词表(7min)
(1)出示生字“倆、摘、伯、而、且、踢、引”带领学生老师读一次,学生再读三次。
(2)出示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球、引力”
(3)让学生自读生词,随后进行开火车读。
5.出示会写的生字词表(15min)
(1)出示“球、玩、跳、桃、树、刚”6个生字,读一次
(2)对每个生字进行书空,并对各字结构提示,提示“王、足、木”三个偏旁
(3)同位之间互相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并写在书本空格上
(4)出示“地球、皮球、玩具、玩水、跳高、跳远、桃子、核桃、大树、树下、刚刚、
刚才”让学生自由读,并抄在书上
(5)开火车读读这些生词
(6)做选词练习
6.再读课文(3min)
全班再次齐读课文,把刚学的生字词读懂读通顺。
7.自读课文,找出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5min)
教学板书:31.地球爷爷的手
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语气
2.初步认识地心引力这个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语气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能干……的句子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2min)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爷爷的手》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看看同学们还认不认得他们了。(出示生词课件读三次)
2.出示练习题让同学做。
2.初读课文,设疑思考(10min)
下面,我们和认识的生字宝宝一起,自己读一下课文,边读边想想:
(1)地球爷爷真的有手吗?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指的是什么?
(2)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指导学生找出谁、在干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5min)
(1)一起来读一下第1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看看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猴想请小兔子吃桃子,可是他摘不了,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办?齐读第3-8自然段
注意读出请求、感谢、奇怪的语气。(邀请同学个别读)
(3)再读读3-8自然段,同学们要把小猴和小兔子的把感情读出来,看谁读得最好。
(4)读9-10自然段,尝试模仿着地球爷爷说话(地球爷爷年纪很大了,是怎样说话呢?)
4.模仿说话(3min)
谁能模仿地球爷爷说的话,用……能……能……来说一段话。
5.角色扮演,表演课文(10min)
老师来扮演旁白,让学生扮演小猴、小兔、猴爸爸和地球爷爷的说话。
6.总结全文,拓展结课(3min)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爷爷的手这个小故事,也知道了地球爷爷的手指就是我们的地心引力,那么地心引力到底是谁怎样发现的呢?今天请大家回去查资料,下次课请同学来说一下。
爷爷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 楼梯的教案7篇
★ 诚实的教案7篇
★ 不挑食的教案7篇
★ 狗的识字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