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度,灵活编写和调整教案内容,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1
活动要求:
1、让幼儿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资源准备:
1、请幼儿向家里人了解眼睛近视或生眼病的原因。
2、保护眼睛为内容的图片四张,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师请幼儿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要求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是什么东西。
让幼儿说一说。
二、眼睛的用处
请幼儿说一说眼睛有什么用处?能看见什么东西?
让幼儿讨论说一说。
请幼儿来回答,大家来做补充,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请幼儿闭上眼睛,提问:假如你的眼睛看不见,你会怎么样?想一想。
大家开始讨论后,选代表来回答。
小结;我们每天学习、生活、劳动都要用眼睛,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三、怎样保护眼睛
1、提问为什么有的人戴眼睛或生眼病?
2、出示图片:
图1、写字画画是坐姿要正确。
图2、看书以后要向远处眺望。
图3、不用脏手、脏手绢揉眼睛。
图4、看电视要离开一定的距离,时间不要太长。
3、指导观察图画,请幼儿看图讲出内容。
4、联系自己说一说平时有没有按图画上这样做。
小结:今后小朋友们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还要注意用眼的`正确方法。
四、欣赏儿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进一步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引发近视。
2.了解近视的危害,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懂得保护眼睛基本的方法,养成良好用眼的习惯。
材料准备:
1.保护眼睛我知道的ppt
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引入主题。
(1)观看新闻视频,引发孩子讨论。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新闻,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2)观看“保健医生讲解视力检查结果”的视频,引发起幼儿对视力的重视。
引导语:我们的眼睛还好吗,我们来听一听为我们检查视力的保健医是怎么说的。
2.了解近视的危害
(1)观看“不良用眼”的视频,知道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引发近视。
引导语: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视力会下降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视频吧?
(2)教师结合ppt,小结不良的用眼习惯。
引导语:原来长时间的看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不良的坐姿看书,以及在不好的光线学习阅读等不良的用眼习惯,都会使我们的`眼睛近视。
(3)观看“近视的危害”视频,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引导语:你们知道近视会带来哪些危害吗?我们一起通过这个视频了解一下吧。
(4)教师结合ppt,小结近视的危害。
小结:近视不止使我们看不清眼前的世界,还给我们的生活、运动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甚至使我们长大以后都当不了军人、飞行员、宇航员,更严重的后果还会导致我们失明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3.了解正确用眼的方式
(1)观看“正确用眼”的视频,知道如何正确用眼。
引导语:只要正确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我们就能远离近视,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的用眼方式吧。
(2)教师结合ppt小结正确用眼的方法。
小结:原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不超过半小时,用眼半小时后远眺10分钟让眼睛休息,在阅读与看电子设备时保持良好的坐姿与距离,不在光线不好的地方阅读与书写,多去户外运动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这些近视就会远离我们了。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睛缓解用眼疲劳。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族风光游》公开课视频含ppt课件教案反思幼儿园大班健康《保护牙齿》公开课视频+配套课件ppt+教案+动画小视频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懂得爱护眼睛。
2、尝试理解、体会有视力障碍的人的感受。
3、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电子大书、眼罩、鼓槌、鼓。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猜猜这是什么?(眼睛)
师:这则谜语是把我们黑色的眼珠子比喻成黑葡萄。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的眼睛都是黑色的呢?
二、了解眼睛的颜色。
请幼儿相互看看对方的眼睛,说说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教师让幼儿回忆爸爸妈妈眼睛的颜色。
展示电子大书,了解眼睛的不同颜色。
师:每个人都有一双漂亮眼睛,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眼睛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而我们中国人大多数是黑色的。
三、了解关于眼睛的有关常识。
师:除了眼睛的颜色会有不同,你还发现什么有关眼睛的有趣的事情?
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用眼睛看一看》。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提问。如有的人要戴眼镜、有人会有对眼、人伤心时会流泪等等。
四、学会保护眼睛。
1、体验盲人击鼓。
请个别幼儿蒙住眼睛,手拿鼓槌转三圈后,向前走1米左右,然后用鼓槌击鼓。
请幼儿交流游戏的体验,感受眼睛看不见东西的'不便。
2、交流讨论。
师:为什么有的人眼睛看不见了?(天生眼疾、后天眼病、遭遇事故等)眼睛看不见的人心里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关心他们?
师:眼睛看不见的人很辛苦,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们,不嘲笑他们。
师:我们的眼睛用处真大,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怎么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呢?(请幼儿回答,教师做好记录)
教师小结:保护眼睛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不能离太近,看书不能离太近、不能躺在床上看书、不让强光照眼睛等等。
3、学习保护眼睛的儿歌《小眼睛》。
活动应变
“盲人击鼓”游戏也可以改为“盲人贴五官”等游戏。
活动延伸
开展美术活动: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
区角活动
阅览区:将幼儿用书放在区域内,供幼儿阅读。
科学区:将望远镜放在区域内,鼓励幼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环境创设
张贴如何保护眼睛的宣传画。
家园同步
请家长时刻提醒幼儿,保护好眼睛,严格限制幼儿玩手机、玩平板及看电视的时间。
随机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幼儿长时间玩手机和平板的概率越来越高,家长和教师都要时刻督促幼儿远离手机和平板,保护眼睛。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节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会进行自我保护。现在的孩子甜食吃得太多,牙齿早早的就坏掉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知道刷牙的好处,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并能坚持早晚刷牙。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和预防龋齿的相关知识。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知道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牙刷、茶杯、小镜子、牙齿模型、《幼儿每日刷牙情况记录表》
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难点: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和预防龋齿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引出课题(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讲故事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都知道森林里最凶的动物是老虎吧,可是现在小朋友们都不怕它了,到底怎么回事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没有牙齿的老虎》小朋友肯定会奇怪,那老虎的牙齿怎么了呀?
二、过程:
1。听完故事后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爱吃甜食;
(2)吃完东西不刷牙就去睡觉
2、引导幼儿谈谈的龋齿的感受
3、了解龋齿的危害
老师告诉小朋友爱吃甜食,吃完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孩子,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睡觉吃饭,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不好看了。
4、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拿出牙刷和牙齿模型教幼儿正确的刷牙的方式并教儿歌
(3)告诉幼儿怎样预防龋齿
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正确,吃完东西后要漱口,保护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龋齿。
三、延伸活动
为幼儿发放《幼儿每日刷牙情况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刷牙情况,以督促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自我保护》视频。
2、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一、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二、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三、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四、选择性观看视频
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
d、(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四:不要随便跟别人走;(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叫跟他走要去吗?应该怎么回答?
e、(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五:学会大声求救;(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求救的时候是喊什么?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活动延伸:
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幼儿园保护鱼的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