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激发我们对写作和阅读的热爱,写作文前,审清题目是关键一步,这样才能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导致偏题,优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篇1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回顾航天路程,从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就惊鸿之笔,到“嫦娥”奔月,“北斗”指路,“玉兔”登月,“祝融”探火……美丽中国的航天传奇,需要我们发扬其精神,昂首阔步,再续辉煌的未来!
国无精神难富强,意志可助谱新章。中国航天事业起步艰难,但中国航天人坚守载人航天精神,最终换来了遨游九天的累累硕果。雄健的精神意志支撑着伟大的中华民族越过激流险滩,闯关夺隘。国有精神,方能富强!
生逢其时负重任,矢志奋斗奏华章。吾辈应如航天人,立鸿鹄之志,执着奋斗,永不言弃。浩瀚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面向未来,航天事业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以“泰山压顶不弯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精神去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科技创新来助力,载梦火箭梦升空。吾辈应如航天人,笃学敏行,自强不息。空间领域是基本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运用的集中领域,体现航天人知识能力与技术,彰显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应当发扬航天人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沉淀阅历,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当把“自强不息”刻在心上,把“无私奉献”披在肩上,把“终身学习”装进行囊,一路高歌奋进!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吾辈应如航天人,守赤子之心,甘于奉献,报效国家。“时代楷模”邓清明时刻准备着响应国家的号召,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备份的只是任务,要以主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航天人当中,有多少默默无闻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奋斗者啊!让我们心怀奉献精神,将涓滴之力凝聚成磅礴力量,让世人见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鲁迅先生曾言:“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无论在日常生活、工作岗位还是网络空间,我们都应如航天人一样,以一往无前之态势,破万千磨难,赢辉煌盛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迈向太空的漫漫征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坚信,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必将迎来国之盛世,必将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奋斗吧,青春少年!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篇2
鸟的梦想是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马的梦想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自由奔跑,鱼的梦想是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尽情游荡……我抬头望着深蓝色的天空,思索起自己的梦想——当上一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展望航天历史,万户用椅子和烟花做了一个火箭,虽然失败了,但也打开了航天探索宇宙的新世界。
2003年,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着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中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2024年10月16日0时23分,也就是在前三四个月;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约五百八十二秒脱离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入轨六点五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三名航天员进入舱内生活。还开展了“天宫课堂”,为我们介绍了舱内的各种神奇现象。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我学习,也激发了我探索宇宙的热情。
有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如果哪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探索宇宙那该多好呀。
探索宇宙,不仅是我的梦想,更是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共同的梦想。但每一次成功的航天历史的背后,都是地面上无数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调试和无数火箭建造者的一丝不苟而造就的,也是我们的航天员每天不停的训练,和对建造火箭的人的信心而造就的。
少年的航天梦和航天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实现我当航天员的梦想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上课积极发言,多看书,不仅要学习航天员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长大后还要向着航天事业努力进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继续添枝加叶。
梦想是一块磁铁,吸引我们的好奇心向目标出发;梦想是一座灯塔,让迷路在大海中的船只找到大陆的方向;梦想是一只小船,载着我们向着成功的彼岸进发;梦想也是……我收回了我那想象的思路,看着我书柜上摆着的一艘小火箭,深知我此时还需要多多学习。当然,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也有崎岖和坎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就会距离实现我的航天梦越来越近!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篇3
我有个航天梦,希望人们能像鸟儿那样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希望人们能在地球和浩瀚的宇宙中自由地来回穿梭,希望人们能在其它星球如同鱼儿般在大海里自由地畅游。
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航天梦。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就是明朝的万户。新中国成立后,在无数的科学家及其科研工作者的辛勤研发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奔月;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2021年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启精彩的生活。随着这些航天飞船的一次次发射成功,我们的祖国已经让世界为之震惊,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在我们这些少年眼里,航天事业的成功,祖国的强大越来越让我们自豪。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当一名像杨利伟叔叔那样的宇航员,自从有了这个梦想,我才对太空有着如此的着迷。夜晚,当抬头看见夜空无数闪闪发亮的星星,衬托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时,我仿佛看见自己穿着洁白的太空服,乘坐着载人飞船,耳边响起的是周杰伦的《千山万水》“千山万水,无数黑夜,等一轮明月……东方无愧,第一是谁,让我们追求完美”。“轰”的一声,我飞上了太空,透过明亮的窗口,我俯视着美丽的地球,远远地和太阳招招手,和月亮微微笑。我来到中国的空间站,我将在这里生活半年之久,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寻访外星人,打通一条宇宙旅游路线。我要告诉其他星球的人,我们地球人是美丽善良的,我们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我们向往去太空游玩。我希望我们能建立许多条通往太空各个星球的路线,大家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我们地球是命运共同体,我希望我们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阵凉意飞来,我渐渐睁开了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再次仰望星空。一颗颗美丽的星星挂在蓝莹莹的夜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真无邪的眨着眼睛,仿佛在说:“地球人,欢迎你们来我们的星球做客?”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这些少年的目标就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舔砖舔瓦。我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因为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磁场,有神奇,有光芒,更有一根傲骨,一种智慧的力量。我相信我们国家未来一定能探索太空更多的秘密。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篇4
2016年的金秋是个喜庆的季节,继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勇夺金牌第一名后,又传来一个喜讯,“天宫二号”将在中秋节晚上22点04分发射,让这传统个节日添加了神话的色彩。嫦娥奔月,广寒宫冷,人民都在团圆了,但每年的嫦娥姐姐却是一个人呆在广寒宫里,今年中秋不再寂寞,因为有了“天宫二号”作伴。
为了观后“天宫二号”发射直播,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22点04分,终于要到来了,随便工作人员的口号,长征二号f火箭呼啸而起,工作人员报告各项数据正常,经过约575秒后,长征二号f火箭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分离,“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展开正常,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讲解人员介绍,这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三步走”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天宫二号在太空主要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此外,还将进行一系列空间应用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站技术验证试验等任务,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提前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天宫二号算是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的过渡——如果不发射天宫二号,建设空间站就无从谈起,而没有空间站,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系列宏大抱负将难以实现。作为天宫一号的“继承者”,天宫二号所要进行的实验达到了14项之多,史无前例。总之“天宫二号”技术非常先进,科研任务非常丰富。
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举国欢腾,看电视的、没看电视的都高呼庆祝,连爸爸也高兴得跳起来,象个孩子,与我击掌庆祝。此时此刻,我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发达,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幸福感。也为那些奋战在科研岗位的科技人员致敬,为了这一刻,有多少航天人通宵达旦,潜心攻关,历史会记住戈壁大漠深处的日与夜;又有多少人筚路蓝缕,“虽九死其犹未悔”,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甘洒热血。向航天人致敬!
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航天精神,努力好文化知识,将来成为祖国航天事业的接班人,让更多,更先进的航天器遨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篇5
认真观看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相信大家被航天员王亚平体现出来的航天“巾帼力量”所震撼,我们要从天宫课堂中,汲取奋斗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执笔绘就“奋斗长卷”。
观看太空授课,收获的是逐梦的力量。追逐星辰、遨游天宇是王亚平心中的梦想,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凝聚成奋斗的力量。训练的难度高、强度大,不仅考验着航天员的身体素质,更考验着精神意志,从水下训练到离心机训练场,王亚平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坚守、脚踏实地的行动、艰苦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推开梦想之“门”,汗水浇灌出梦想的花朵,实干铸实成功的基石,凭借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付出锻造出青春梦想。
观看太空授课,收获的是奉献的幸福。巾帼不让须眉,王亚平为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在备战的日子里从不懈怠,主动放弃了休息与娱乐的时间,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业中,心无旁骛地进行训练,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这样说:“能够享受多彩的生活是一种幸福,被祖国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为国奉献是最大的幸福,至诚报国是我们心中的使命,也是肩上的责任。
观看太空授课,收获的是学习的快乐。在承担航天员这项工作时,王亚平付出了许多高于普通人的努力,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积累出了成长的“高度”,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环境,出色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王亚平在学习中成长进步,让梦想从“萌芽”到“绽放”,在学习成长中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调节压力,成为出色的航天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是党员干部掌握工作技能、实践方法、发展经验的途径,是不断推动事业进步的力量。
2024年航天精神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