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强的教案,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与进步,我们在写教案时,建议加入课堂小结和反思部分,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手工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1
设计意图
通过亲子活动增进父子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点时间陪孩子。
活动准备
小鼓、毽子、梳子、奖状、礼物、幼儿手工作品
活动时间
6月16日下午4点30分
活动流程
一、幼儿迎接自己爸爸进活动室,倒一杯水给爸爸喝,并送上手工作品——扇子,说一句甜甜的话:爸爸,您辛苦了!
二、教师引语: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以往,我们总是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被我们遗忘了吗?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父亲节到来之际邀请爸爸们来参加“大力士爸爸”的亲子活动。今天的活动主要以亲子游戏为主,现在开始第一个亲子游戏。
三、亲子游戏环节
亲子游戏
①梳头
玩法:每组请三到四名长发的女孩子和爸爸,请爸爸为女儿梳头扎辫子,要求梳得光滑干净,扎牢就行。
②袋鼠
玩法:每组请幼儿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终点,速度最快者为胜利。
③我给爸爸穿鞋子
玩法:每组请10名爸爸和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爸爸的鞋子,然后让爸爸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并帮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来示意为胜利者。
④击鼓传花
玩法:鼓声停,花传到谁手里,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爸爸介绍自己的工作说一件家里的趣事。
四、结束部分
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全体合影留念。
教师小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点时间陪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父亲节快到了,幼儿能自发组成小组并选择某个进行商讨。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
教师:父亲节快到了,作为小记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儿分组商讨采访
效果分析:对于父亲节的话题,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们的打算有:
1、采访爸爸,了解爸爸的有关信息。
2、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爸爸小时侯的信息。
3、采访整个大班的爸爸,统计出爸爸“打呼噜”的有关情况。
4、采访妈妈,了解妈妈眼中的爸爸。
5、采访爸爸的工作,并进行统计。
6、采访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亲节,孩子想送给爸爸的礼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举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帅(把爸爸小时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谁帅。
接着,孩子开始自由组合,分组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后,小记者开始行动了。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3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知识)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能力:尝试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情感: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课件等。
学生:多种废旧材料、相框实物、图片、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问:这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多彩的瞬间,要把这些精彩瞬间留在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把照片插在一个漂亮的小相框里,放在讲台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相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同学们,你们家里一定有一些废旧材料,其实它们都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根据你今天带来的材料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大家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请学生看多媒体ppt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给小组分任务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用手中的笔和纸设计一下自己下节课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搭配。
第二课时
(一)探索研究
1、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立支架。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
(二)学生练习
1、比赛内容: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设奖项有:最炫创意奖、最赞美工奖、最佳默契奖、最高人气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相框制作的学习,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人类五官的位置及功能,耳朵、眉毛、眼睛、鼻子、嘴唇。
2、幼儿能够根据人脸的特征,灵活的运用规定的材料,在纸盘上创造出有趣的脸谱。
3、教师引导幼儿能够控制手部动作,完成捏、揉、搓、撕、贴等操作活动。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操作包、综合材料包
2、纸盘、双面胶、儿童安全剪??
3、爸爸的图片游览
4、范例范画
活动过程
1、教师先把幼儿爸爸的照片收集起来制作一个ppt、幻灯片播放准备。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找找自己的爸爸在哪里?在做什么?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和爸爸玩的亲子游戏图片、做手工的图片活着生活图片等。
3、教师出示材料包,引导幼儿进入今天,制作创意手工,盘子爸爸,送给爸爸做礼物,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1)请看老师手中的材料,你们猜猜今天我们要干什么呢?
(2)教师出示范画作品,这是一个爸爸手工礼物“盘子爸爸”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4、教师将材料发给幼儿,进入操作步骤。
(1)用双面胶把眼睛粘贴到纸盘的合适位置上。
(2)幼儿与灵活的运用纸和毛线、超轻黏土等来制作爸爸的五官和头发。
(3)利用剩下的材料做个小礼物或者装饰都可以!怎么样漂亮吧!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把幼儿的作品收集起来,用来装饰父亲节的教室墙。
活动总结
幼儿园父亲节能够有效的培养孩子和爸爸们更深厚的感情,让孩子们更爱自己的爸爸,也能让爸爸们更重视孩子的幼儿!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幼儿园老师可以组织更多的父亲节活动方案、手工制作、环境创设、亲子游戏等等!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且有扣眼;
2、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的技巧;
3、使幼儿体验做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小木棒、纸制的衣服(每个幼儿一份);2、各种颜色的纽扣若干只;
3、塑料布(铺在桌子上);4、轻音乐(幼儿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播放)。
三、活动过程: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衣服,可是,它被可恶的巫师施了魔法衣服变得不漂亮了,孩子们你们能让它变得漂亮吗?
2.出示衣服:a、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看看上面少了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以此激起幼儿的兴趣;
b、教师总结幼儿的答案,并在此提问:那你们见过纽扣吗?他是怎么个样子的?
3.出示纽扣:教师出示各色、大小不一的纽扣;让幼儿观察纽扣的形状以及它的基本特征;
4.做纽扣:
(1)a、师:咱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助老师也做个漂亮的纽扣,让衣服恢复它的漂亮呀?
b、教师示范,并在做的过程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做的?
(过程省略)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播放音乐(目的在于让幼儿在轻松快的气氛玩中学 );
5.展示幼儿作品;
6.结束活动、整理用具。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小班美工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