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的日常中寻找灵感,有助于激发写作文的热情, ,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将平凡的经历转化为精彩的故事,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一直是我向往的日子。可是今年的八月十五天公不作美,白天下了一天的雨,晚上月亮也不像往常一样圆圆的、亮亮的挂在天上了。
吃过晚饭,外面仍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电视。一会儿,妈妈拿出一块月饼切成三份,对大家说:“来,吃月饼吧!”我拿着月饼,想:就三个人在一块儿吃月饼,多没意思!外公外婆全在百里之外的老家,而舅舅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今天本该是团圆的日子,而我们全家却相隔这么远。我拉下脸,十分不高兴。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今天你可以随便打电话。”“啊!太好了,还是妈妈了解我!”我放下手中的月饼,欢呼着奔向电话。
首先拨通了外公家的电话。“喂!”听到外公亲切的声音,我兴奋地说:“外公,祝你中秋节快乐!”“谢谢,谢谢!这两天学习累不累呀?”“不累。”“一定要好好学习啊,孩子!”“我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月亮呀?”“唉,天阴,哪有呀!”“别的没什么事,祝你和外婆身体健康!再见!”
放下电话,我又立刻给舅舅打手机:“happymid-autumn!”“thankyou!”舅舅快乐地说。“舅舅,你那里能看见月亮吗?”“能,月亮很大很圆!”“国庆节你能回来吗?”“工作太忙,肯定回不去。”“那春节呢?”“春节一定回来!”“goodbay!”“bay!”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业,干一番事业需要付出。这个中秋节,我们全家虽然没坐在一起谈笑,可电话却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甜蜜的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来日绮空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的《杂诗》每次我读它,最让我难忘的是远在新加坡的大姨,特别是今年这个中秋节。
妈妈拿回一盒月饼,她知道我最爱吃的是蛋黄饼,就打开盒子,拿一块给我吃,当我捧起这块月饼,不禁陷入沉思,想起雅珊大姨,那是我还在读幼儿园大班时,她来到我家,住了两年,她常常带我出去玩,送我去学舞蹈,教我画画、唱歌,两年的中秋节都是她带我去买蛋黄饼回来吃,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她为了理想和前程,离开亲人,远度重洋去了新加坡,半工半读,我们就这样难分又难舍,望着手中月饼,我不禁热泪盈眶……
“开饭喽!“妈妈大呼小叫,端上一盘月饼,放在饭桌上。
“一个,两个,三个……九个,十个……”我一边吃一边数,我问爸爸:“能不能寄两个月饼给大姨!”爸爸说:“路途太远了,这样吧,等你吃完了饭,去qq上下载一盆中秋月饼,给大姨发送过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饭后, 我上网搜索到一块十分精致的月饼,写上祝词,通过qq单击一下,我乐滋滋地想着,大姨见到月饼开心的表情,“嘀嘀”三秒钟不到,大姨发了一张笑脸和一块十分可口的蛋黄月饼给我,我感到无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时代真好哇!能让人即瞬间实现美好的愿望,拉近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思念距离。
这一夜,我睡得很甜,梦见亲人团聚举杯欢庆的场面,我不尽思念,陶醉在甜蜜的遐想中……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3
中秋之夜是最美好的夜晚,是中国传统的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的儿女因为工作忙回不了家,真是非常非常的遗憾;但大部分儿女还是尽可能地回家看看,和父母过个团圆节。
中秋之夜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吃月饼,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听老师说,古代人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吃完月饼后杀人的习俗,我觉得这真是野蛮的习俗。现在不同了,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团聚、为了甜蜜,代表着祥和美满。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饺子,弟弟问:“妈妈,中秋节不是吃月饼吗,怎么吃饺子呢?”我是爱吃饺子的人,就对他说:“管他吃什么,好吃就行。”姥姥说:“饺子也是代表吉祥如意。”弟弟好奇地问:“什么是吉祥如意?”我说:“你连这都不懂,用土话说,就是很好很顺心的意思。”弟弟说:“噢,原来是这样,挺有意思嘛!”大人们听了,乐得哈哈大笑。
饭后,爸爸拿着一块月饼问我们:“知道为什么中秋节吃月饼吗?”弟弟说:“好吃。”爸爸问:“难道就只是好吃吗?有没有别的补充?”弟弟很坚决地说:“没有。”爸爸见弟弟不理解,就领我们来到院子里,指着天空的月亮问:“源源,你看今天的月亮圆不圆?”弟弟天真地说:“圆,又亮又圆。”爸爸说:“对了,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所以八月十五是个团圆节,在外的儿女都要在这一天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吃月饼。”我说:“我大了过中秋节一定想着回家。”弟弟一边跳着一边说:“我给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买一个最大最大的月饼。”大家听了,都高兴地笑起来。
中秋节的晚上,笑声也是圆的。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4
中秋节,是合家欢乐、团圆的日子,本是满怀畅饮的时刻,可为何心中却有种孤独的愁绪浮上心头。匆匆过了十八年,在记忆中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因此童年比别人少了几许关心与呵护,比别人多了些孤立与坚强。每一个节日都是由自己度过,从未享受过生活节日的气氛,家的温馨,所有的欢乐都走向寂静。父母一生忙碌,长年累月在外,渐渐的习惯了这一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为自己悲哀,哪能够不痴痴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节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可想到父母与自己相隔两地,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除了傻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笑之余又似乎隐约有泪的味道,实在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见的泪,说不清的孤独。中秋的夜晚,别人的幸福与欢乐,我不羡慕也无羡慕的必要,与其羡慕不如找些理由来填充心里的孤独,为自己找一丝的安慰。我无法说清我内心里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不过说清也许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经发生了就只能面对,无法拒绝也抗拒不了........
中秋时的月亮好圆,凝视着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别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这节日的气氛,而我却只能把它当作休假日一样百无聊赖的打发。静谧的夜,望着皎洁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讽刺我的孤独,顿时有种想哭的冲动。
皎洁的月光用白纱装饰了大地的美丽,道路旁的灯光普照着大地,灯光与月光浑为一体,显得格外的美丽。心中同时充满了孤独的惆怅和感受中秋月圆的欢悦,这两种情绪混杂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浊两水交汇的河流,两水都汹涌着,努力抚平,使它们融合一地,并且进而相互在对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内心恢复平静。
泪与笑,同样可以演绎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并不孤单,因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欢乐的气氛,所以一个人过又何妨呢?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5
中秋正赶上国庆,一个星期的长假。在母亲的催促下,我们拖家带口地全部回到了乡下,带上一些书籍、收音机等。吃的菜母亲是坚决不让带的,乡下的菜新鲜又好吃,比城里还多一份味。
老家有一座两上两下带院落的小楼,我在那里渡过了十岁至二十岁的成长岁月,我成长路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段落。到了家里,一切是灰扑扑的陈旧,还有一股霉味。最兴奋的是六十岁的母亲与我六岁的女儿,母亲因为恋旧,女儿因为好奇还有孩童天性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件事就是打扫,经过一场大阵容的清洁工程后,房屋内外油然一新,屋里空气清新怡人,舒畅万分。院子里的桂花长了有十八年了,晨风里,阳光下,密密层层的浅黄似米兰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含蓄地开着,温暖慵懒而馥郁的香气浮动着,桂花、清风、盈袖的暗香,桂花雨的诗情画意。闲下来的时间就各处转转了,这里的天是蓝蓝的,水是清盈盈,远山近坡的绿荫,田野平地的枯黄,层次分明,有深有淡,水中有鱼,山中有鸟,窗外的空气分外新鲜,含氧量特别丰富。
在母亲眼里,中秋神圣而又轻松的,月亮才是中秋的主角,母亲早早地把“贡品”准备好,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小方桌,洗了手,对着月亮敬了香,很虔诚。若在平日我会笑母亲的守旧与迂腐,今天我却为母亲的虔诚而感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虔诚,母亲才会比我们过得更开心,更容易满足于平和岁月里的美好,更感恩生活中的琐碎与平凡。
一家人在院子里开始吃晚饭,边吃边聊,在月下桂花的暗香缭绕中。月亮出来了,天狗吃月亮了,母亲一下子沉浸到了过去的岁月里,夜,清凉如水,乡间的一草一木似乎与母亲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终于读懂母亲对老房子的依恋了。
我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我的.母亲,看我们的生活。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我们用金钱买来了一切的方便,以至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流水线的苍白无味,而我们也成了生活这条流水线上的一枚棋子。如今我们失去了我母亲对中秋那样的心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真诚与爱心,像平日里,早上各走各的,晚上回来吃面包和罐头食品,看电视的看电视,写东西的写东西,这样过几小时后各回房间睡觉,方便可谓方便,但是没有真正的生活,所以我们现在活不都不踏实。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6
今年的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奶奶家。在奶奶家我们吃到了奶奶亲手做的又香又甜的月饼。
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从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相传当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得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刘伯温便用计三部将有瘟疫的谣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着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月饼因而成为中秋节的应景食物。
在中秋还有一项习俗,就是晚上赏月,所以我也和妹妹在十五的晚上在楼前赏月,这月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清云,如烟似雾,迷蒙在月光下。有人说新月似月牙,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名谋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在这样的情境中,我想起了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在外的人们怎能不思念故乡的亲人呢?
中秋节又被称为中秋或仲秋。不约十五的月亮比起它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送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祝大家中秋快乐。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7
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它也被人们称为月饼节、追月节、团圆节。叫月饼节是因为中秋节里大家都要吃月饼;叫追月节是因为中秋节里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而其他时间月亮都离地球比较远;叫团圆节是因为中秋节里大家都要在一起团聚。
中秋节大家都要吃月饼,我们家就吃了很多种类的月饼,有辣味儿的,有咸味儿的,有甜味儿的,还有我最喜欢的水果味。从形状来看,月饼有正方的,有圆的,还有鱼形的。我最喜欢的月饼是豆沙味儿的鱼形月饼,它在我的嘴里像活泼的小鱼一样游入了我的肚子里,在肚子里游来游去,他们的美味真是回味无穷呀!
中午,我们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我学会了包饺子,擀饺子皮。我们包的饺子,被扔进滚烫的锅里之后,像可爱的小青蛙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过了一会儿,饺子煮熟了。煮熟的饺子加上醋汁儿的鲜美,真是鲜上加鲜,美上加美啊!其他地方的人们还在一起赏花灯,观钱塘潮……大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庆祝中秋节。
晚上,我们还在一起看月亮,虽然我们的西安灰雾蒙蒙的,看不到月亮,但是现在科技发达,我们从电视上,电脑上看别的地方的月亮。大家为了纪念中秋节,都给月亮拍了照,每一张照片都是在漆黑的天空中有一盏明月。它像明灯一样,圆圆的、亮亮的,有金灿灿的,有白茫茫的,还有一半黄,一半白的,我现在才发现,各个地方的明月都不一样,北方和南方看到的月亮也都不一样。这跟观察角度、位置等因素有关。
我们大家过了一个快乐、愉快的中秋节。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篇8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与中秋有关的优秀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