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心得体会记录的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是以个人内心所感为素材展开的,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

2021年3月4日、3月5日,全国两会相继召开。细读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大多数内容都与民生有关,所提供的事实与数据,都在围绕养老、就业、医保等民生话题,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彰显浓浓民生情的"人民政府",两会里的民生情怀,让全国人民触摸到可以期许的美好生活。

浓浓的民生情怀体现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里。每一项关乎于群众衣食住行的“民生成绩单”,都是政府给群众交上的时代答卷,在这场“赶考”中,大多数既定工作目标的超额完成,给人民更强的发展信心,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体现在对未来一年工作的规划中。在迎接中国共产中国成立72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政府将始终围绕民生做好“加减法”,把民生融入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民生蓝图已经绘就,唯有脚踏实地、实干苦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的日子必将越过越好,我们的发展空间一定更为广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食品安全到社区医疗,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从全面温饱到营养健身,从遮风避雨到宜居环保,从对清新空气的呼唤到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民生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而不断扩充,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判断标准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2

从政府工作报告感悟“中国之治”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全国两会在3月4日如期举行,代表委员们庄严履职、共商国是,谋划着中国的大棋局。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信号,感悟“中国之治”的力量。

感恩“中国之治”成就。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经过8年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通过艰苦卓绝的抗疫大战,赢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每一次经受风险考验,每一次创造历史伟业,都有力印证了我们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描绘“中国之治”愿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老百姓带来了民生红包和实实在在的红利,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国家有宏伟的规划,个人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基层干部更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落实“中国之治”任务。学懂政府工作报告,重在落实、贵在行动。在实现理想的前进道路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基层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做到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畏浮云遮望眼”,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下一步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信心比金子还重要,广大基层干部必须坚定信心,认真对标对表,大力营造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良好风气,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担当实干,不负韶华。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3

“一二三四” 解码“谁能干就让谁干”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新提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让人心潮澎湃、耳目一新,眼前为之一亮。

“谁能干就让谁干”,体现非常之时,需要一门心思选贤任能,攻坚克难。今年以来,我们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最快”“最广”“(难度)最大”,报告中这“三最”已经讲明疫情的严峻复杂,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抗疫成果,“十分不易,成之维艰”。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面对“六稳”“六保”要求,面对脱贫攻坚等硬任务,尤需披坚执锐、能“打头阵”“当先锋”“做主将”的将才、帅才,这对于干部工作相当于提出了更加具体直接的要求,就是真正且更有效率地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面对当前急迫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科技攻关、科研创新任务,情况愈是复杂艰难,对人才的渴求之心愈是恳切,可以说,政策给出、平台出现,“是骡子是马”,有没有真材实料、真金白银,都会在这种危机考验面前显山露水、水落石出!

“谁能干就让谁干”,体现“两个导向”,即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这两个导向,意在导向成事,导向破解难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名党员干部究竟怎么样?危急关头是临事而静、头脑清楚、思维缜密、冲锋在前,担当肯干?还是畏畏缩缩、左顾右盼,一味“等靠要”“推拖绕”?大事难事见担当,小事杂事见胸怀。“谁能干”就要敢于“上前揭榜”,敢于“立下军令状”,有多大能力就该匹配多大担当,要客观看待和评估自己同难题的“适配性”,既要有激情有情怀有担当,也要有实力有行动有作为,绝不能在这个问题上“顺大流”,更不能揣有“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功利想法,要客观真实面对自己、评估自己,能干就大胆站出来、亮出来、顶前头!

“谁能干就让谁干”,要避免三种不良倾向,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不讲组织观念,“能不能干”的标准不客观,出现任人唯亲的问题;二是能干的标准因人而异,出现定向设岗、量身定制的问题;三是想法是新想法,但思维观念还是老样子,选拔标准“换汤不换药”,出现“新瓶装旧酒”的问题。这三种不良倾向,就是落实“谁能干就让谁干”的潜在风险点。为此,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一新提法的落脚点在于攻坚克难、闯关夺隘,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人,需要非常之才;二是要体现党对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的引领把关,坚持政治标准,解决人才和干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三是用好线上线下监管,让重大用人事项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选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落实好“三项机制”,做到“三个区分开来”,不宜求全责备,要让“猛将”“闯将”“干将”“勇将”“能将”不断涌现,汇聚起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洪荒之力”,把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砸实,在各项事业的推进中战场识马、赛场选马,实践中练马!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4

三个数字看“两会”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给予了这个春天别样的时代内涵。这个春天,未来之光照耀神州大地。身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3个数字,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个数字是18——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事业,耕地是农业的基础保障,也是全体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多年来,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农地农用、粮地粮用,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也是全国上下14亿百姓的生命线。面对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田抛荒的现实问题,本次政府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既是对粮食安全的底线要求,也为未来农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个数字是24.1%——森林覆盖率达到24.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犹记得2009年在天津上学,偶发的沙尘暴,漫天皆黄,户外活动被迫终止,路上行人尽掩口鼻。随着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今,到乡镇工作多年,亲身参与到环境整治,得见盆景变风景、苗圃化森林后,绿色新业态的不断兴起。人居环境变美了,村民的腰包变鼓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4.1%,既是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障,更是对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肯定与坚持。

第三个数字是9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应对城乡居民“银发潮”,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织密社会保障网,才能让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解除在外务工子女顾虑,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是根本路径。尤其在偏远山区,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升,将有效提升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赡养负担。

3个不同的数字,诠释了同样的为民情怀。从这个春天出发,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必能早日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5

心怀“国之大者”,开好“春天的盛会”

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幕开启;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全国两会前夕,频频传来的捷报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也让人们对这一“春天的盛会”有了更多期待。

全国两会年年开,时势各不同。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外媒眼中,今年的全国两会在3月如期召开,昭示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社会经济渐归常态。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只有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环顾世界,才能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换句话说,只有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科学把握形势变化,观大势、谋大事。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全国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目标的一次集中展示。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的过程中,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鼓舞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从这样的政治高度出发,代表委员履职尽责、共商国是事关现代化国家历史宏愿,事关民族复兴光明前景。“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只有通过热烈的讨论、频繁的互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诉求带入国家的议事日程,才能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由是言之,在这个“中国式民主”制度平台,代表委员们呼应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凝聚改革共识、提振发展精气神,应当充分体现在议案、提案里,体现在会场内外互动、讨论的细节中。

聆听代表委员的“两会声音”,就是对接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议题,寻找改革创新最渴盼的答案。用好两会舞台、过好两会时间,正是各地各部门推动“中国之治”驶向新的水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题中应有之义。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怎么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打好政策组合拳……攻克一系列难题,需要国务院各部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或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修改中,或充实到今后的相关工作或政策储备中,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吸收转化为做好政府工作的实招硬招。

锚定坐标再认识,奋楫扬帆再动员,化危为机再出发……开好这次全国两会,就要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能力,在这个春天积攒发展的力量。惟其如此,我们方能在新征程上心态更从容、目光更自信、脚步更坚定,书写新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业。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餐厅服务员心得体会5篇

小学美术培训心得体会模板5篇

牢记初心和使命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个人学法用法心得体会5篇

党员教师党章心得体会5篇

2023年护士采集核酸心得体会5篇

学习党规党纪心得体会5篇

民警法制培训心得体会5篇

毒品预防教育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心得体会5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