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他的事迹,我们学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通过优秀的事迹材料,人们可以汲取成功的力量和智慧,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1
__,男,布依族,中共党员,1987年2月出生,籍贯贵阳市白云区,大学生退伍军人,于20_年2月到沙文镇人民政府从事禁毒、信访、综治等政法工作,于20_年4月28日至今任沙文镇人民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尽责履职勇担当
该同志于20_年1月28日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到白云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沙文收费站卡点执勤,担任该卡点执勤班长,执勤时段为每天18:00——24:00。该同志工作严谨,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强担当做表率。该同志积极协助点位长王远统筹开展工作,合理安排该班次成员的工作分工,有效统筹该班次卡点的值班值守工作。自1月28日以来,有效统筹协调该班次工作人员156人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检查车辆1400车次,检查人员3358人次,其中,涉及外省车辆(或本省车辆从外省返黔车辆)259车次,严格落实了检查防控“站不漏车、车不漏人”的工作要求。作为党员,他时刻带头做表率,在风险高危处总看见他,遇见省外或从外省返黔的车辆检查时,他都是站在最前面,详细了解该司乘人员情况并做好登记,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辖区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情防控监测点撤了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新的一轮抗疫工作中,统筹好综治办的大情小事,做好包村工作,带队进家入户指导村民们及外来人员扫描贵州110及贵州健康110两个二维码。从防疫工作开始至今,持续的加班加点他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常说: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在最前面做好表率,严守第一道防线,尽责履职担当,就是保护家人,就是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
勇站疫情一线,“夫妻档”值守尽责,初心如磐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该同志自己是这样做的,并将这种勇于担当、敢于付出、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的精神影响着家人,其妻子曾晓梅,女,苗族,中共党员,现年30岁,于20_年8月至今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急诊科担任护士一职,目前,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妻子踊跃报名参加第一批次赴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因名额有限,科室特殊,人员较少的因素,而没有被入选,她不但没有气馁,而是更积极地投入到急诊科的抗疫一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作为贵州省指定开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热门诊的183家医疗机构之一,该发热门诊就设置在急诊科,她说:“因为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护士,就更应该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尽责履职担当,只要疫情防控工作一天未结束,我们将一直‘逆行’,冲锋在抗疫一线”。
舍小家顾大家,愧疚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打赢这场硬战
该同志夫妻现有一个小孩,女,一岁半,正是学习说话的阶段,因夫妻两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线,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陪伴孩子,便将孩子送到老家给爷爷奶奶照顾,每天休息的时候通过微信视频和孩子拉近乎;年迈的父母身体也没有那么硬朗了,每次跟他们视频都叫他们保重身体,父母却笑着说“没事,我们身体好着呢,娃儿你们也放心吧,有我吗照顾着呢,你们就安心投入到工作中吧。”无论是对女儿还是父母,作为儿子、儿媳都是愧疚,但是夫妻俩说:“我们都是党员,都有岗位职责,疫情面前更应该站在前面,只有这样,才能尽责履职担当,只有守好第一道防线,才能保护亲人,才能真正践行有国才有家。孩子长大后,她也会像其他亲人一样支持我们的抉择”。小两口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2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3
又是一个令我们痛惜的日子——清明节。在今天,我们要去牛家庄缅怀长眠在这里的无名英雄。
今天一大早,同学们就出发了。你看,同学们都穿着校服,身上别着亲手做的小白花,怀着悲痛的心情,排着长长的队伍。……虽说路途很遥远,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也没有一个人喊累。
来到烈士们的纪念碑前,我思绪万千:烈士们为了这个伟大的祖国,我尽用生命去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他们一个个在危险的时候都挺身而出,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我们的祖国不顾一切,甚至失去生命也都再所不辞。
我们不但向先烈们默哀,而且献上了花圈。老师在碑前慷慨陈词为我们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当时我就被感动了。我被烈士们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深深的感动了!此时此刻,我眼前好想浮现出了这样的场面:两位战士,一个被压在山头,一个被压在山后。山头的战士全身都是敌人用镰刀划破的伤痕,满脸的悲痛,但是,他一直没有说出半句背叛革命的话。最后,被残忍的剖腹,壮烈牺牲了;而在山后的那位战士仅仅只有十八岁啊!敌人残忍的把刺刀扎进他的大腿,把它当作靶……最后,我们把胸前的小白花恭恭敬敬的挂在松树上。让这一朵朵
无名的小白花来陪伴这真正的英雄。
是这些英雄勇士们为我们奋斗下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是会头留恋,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知有多少英雄献出里自己宝贵的生命、倒在敌人的枪下。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啊!我们一定要珍惜啊!
安息吧!先烈们,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4
他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35岁,他的事迹迅速传遍互联网,深深感动着全国人民。他就是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
当看到有人落水,王红旭放下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冲过去,冲在“救命人梯”的最外延的是他,离落水儿童最近的`是他,两个孩子得救了,而他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再也听不到3岁儿子的喊声了。
王红旭老师出身教育世家,一直以来秉承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为我们教师队伍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王红旭老师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大力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学生面前发挥好表率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社会积极奉献的栋梁之材。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新任务。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广大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宣传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爱党爱国,坚定信念,王红旭老师用实际行动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我们学习他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用模范行动践行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王红旭老师事迹的精神感召力,将进一步激励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5
郝井文,1975年9月生,男,汉族,空军特级飞行员。2011年夺得“金头盔”飞行技能竞赛奖。任空军某空防基地副司令员。
2018年12月29日,中宣部授予郝井文“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现任空军参谋部训练局局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初春,东海某海域上空,一次验证性飞行训练。
一架战机从数千米高空俯冲而下,绕过起伏的岛屿山头,向海上目标奔袭。紧接着,一个鹞子翻身猛然拉起,反扣机身,寻找目标……
驾驶战机的是空军特级飞行员、南空航空兵某团团长郝井文。此时,机翼下大海碧波万顷。机舱里,郝井文紧紧盯着面前的仪表,操控战机不断下滑。随着高度不断降低,翻滚的浪涛向头顶涌来,仿佛要吞噬战机。
战机改平!那一瞬间,浪尖几乎贴着机翼,发动机灼热的气浪在海面喷出一道白色的浪痕。
时间流逝,郝井文手心沁出汗水,浸湿了手套。
“发现目标!”“稳定截获!”在长距离超低空机动后,郝井文将海上移动目标牢牢捕获。
“发射!”郝井文猛然拉起战机,迅速发射导弹!
此次,郝井文首次在陌生海空验证了某型战机隐蔽突击海上移动目标战术,创下了该型战机海上超低空高度最低、时间最长、距离最远新纪录。
“海上超低空飞行,风险性极大。”走下战机的郝井文告诉记者,由于海天一色,长时间飞行容易出现错觉,加上气流不稳、高度极低,回旋余地极小,不容有丝毫失误。
这样惊心动魄的演练,对于郝井文已是家常便饭。在一次红蓝对抗演练中,郝井文与飞行员李德兵配合,曾一个回合就“击落”对手战机。
那次,红方战机编队刚飞至空战区域,巡逻待战的蓝方战机就从万米高空俯冲而下,飞掠至红方战机编队尾后,猛然转身,实施咬尾攻击,穷追不放。
郝井文把发动机推力加到最大状态,拉杆急速跃升,没了踪影。正当蓝方战机在云上徘徊搜寻时,郝井文驾机出人意料地从太阳方向俯冲下来,机翼下的导弹猛地扑向蓝方战机……
郝井文当团长以来,先后带领飞行员们攻克了复杂电磁环境空战对抗、低空、超低空突防等高难课目。面对未来战场,他说:“一声令下,我们就能随时出征!”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篇6
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只有十三岁,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海娃的爸爸是民兵队长,他急匆匆地把一封信交给海娃,满脸严肃地说:“这里面是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你一定要想方法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这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他拍拍胸脯说:“您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说着他就藏好鸡毛信,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海娃忙着赶路,没想到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心里想,要是鬼子搜身,搜走了鸡毛信可就麻烦了,这可怎么办啊海娃冷静了片刻,看着羊群,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羊头〞的尾巴下面藏了起来,鬼子小队长拦住了海娃,他们叽里哇啦地说了一会儿话,对海娃瞪着眼说:“你的,小八路的干活〞鬼子队长又命令两个小鬼子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于是鬼子又打起了羊群的`主意,要海娃给他们带路,并且想吃羊肉。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到了深夜他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出了几里路,鬼子发现海娃跑了,很快就追了上来,他们用枪逼着海娃让他带他们上山,海娃把鬼子带到了一条靠近八路军埋伏圈瞪着眼说:“你的,小八路的干活〞鬼子队长又命令两个小鬼子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于是鬼子又打起了羊群的主意,要海娃给他们带路,并且想吃羊肉。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到了深夜他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出了几里路,鬼子发现海娃跑了,很快就追了上来,他们用枪逼着海娃让他带他们上山,海娃把鬼子带到了一条靠近八路军埋伏圈的山路上,乘鬼子没有防范,拼命往山上爬去,愈爬愈远,身后响起鬼子的枪声,有一枪还打中了海娃的手。想到鸡毛信的重要,海娃忍着疼痛继续向山上爬,嘴里还高声喊着:“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
张连长和八路军听到枪声和海娃的呼喊,很快冲了上来,把鬼子打了个落花流水,最终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信上的情况。成功地捣毁了敌人的炮楼,击毙了猫眼司令,打了个大胜仗。
海娃也因为他的机智和勇敢成为抗日小英雄,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记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2024年英雄人物事迹推荐6篇相关文章:
★ 英雄楷模事迹6篇
★ 鲁肃英雄事迹6篇
★ 革命人物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