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演讲稿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如果希望演讲能够引起听众的关注,重视演讲稿的写作才能确保我们的观点引人入胜,演讲稿的结尾应总结重点,以确保听众对主要信息的记忆,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扶贫日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扶贫日演讲稿7篇

扶贫日演讲稿篇1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人人参与》

我曾从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广州某某区荔园小学的同学们邀请某某省和某某某某县贫困山区的27名小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一起欢度国庆假期。

贫困小学生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美味,每天最想吃的还是面条、白馒头和野菜。据了解,住在高咏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饭,她告诉高咏思:"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看了这则报道,我感到内心十分沉重。一日三餐,是人类平衡汲取能量与营养的科学进食方式,是人类自古以来共同的传统与习惯。然而,丁肖霞及其家乡的人们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这并非愚昧无知所致,而是贫穷落后逼迫。丁肖霞疑惑一日三餐,并非丁肖霞和她家乡人的耻辱,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耻辱!

当然,贫困不光是我国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每年约有20xx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目前世界仅阿富汗就约有300万人正在承受饥饿的煎熬,2500万总人口约7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四名儿童就有一人不满5岁夭折。

也就因为全球面临的这个贫困的问题,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世界扶贫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xx年启动了为期25年的"扶贫攻坚战"。将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从2。5亿减少到了2900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涉及的扶贫项目包括帮助救助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私营企业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光彩事业"、帮助残疾人的"康复扶贫"、扶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资助女童完成义务教育的"春蕾计划"等等。两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扶贫中国行硕果累累,那英走进某某左权;杨利伟捐赠太空光盘;姚明捐赠签名篮球;刘翔捐赠签名运动服;宁静、杨童舒走进某某母婴项目区… …20xx年募集资金和物资1。8亿,受益人口为49。33万人,20xx年募集资金和物资达2。4亿,受益人口为53。3万人。

更可贵的'是有些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也尽力为扶贫事业做一份贡献。例如来自新疆的22岁大学生王保磊,家境贫寒却靠课余打工和省吃俭用的钱,长期默默资助素昧平生的某某贫困小学生谢兆英。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全社会都能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尽一份力,人人互帮互助,贫困是能够被彻底消灭的。同学们,身为小学生,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为扶贫事业做出轰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主动关心身边家庭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二是自己努力学习,记住: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贫困会成为历史,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扶贫日演讲稿篇2

今天,天阴沉沉的,云层很低,好像扯一把都可以捏出水来。凉风习习,让人感到丝丝寒气。我们巴州区四小帮扶的贫困村是枣林镇青滩村和南台村,我联系的三贫困户何会兰,何荣幇,何少帮都是青滩村的,三户都姓何,是不是他们几家挨得很近?如果几家距离太远,我能找到他们吗?方向感特差的我很不自信。今天我们是第一次下乡扶贫,与联系户见面,除了新鲜外,心里多少有点忐忑,这几户到底是怎样的人家?我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有一个信念是不会变的,我一定会尽我之力帮助他们的!沿着蜿蜒盘旋而上的公路,终于到了位于半山腰的村部。这条村公路虽然硬化了,也比较宽,但是坡度实在有些大,而且弯道多,没有任何防护,坐在车里总有些胆战心惊。想想今后每周都要经历这样的担惊受怕,心里着实不平静。终于到达村部,悬在半空的心,终于着陆了。

与原村支部书记张书记见过面后,我才知道何会兰住在山脚下的一社,在河沟里,而何少帮何荣帮在三社,何少帮住在山腰,何荣帮住在山顶上,这座山的海拔与阴灵山差不多。看来,今天我得到一个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了,我自我解嘲。我们几十位教师分别奔向各自的贫困户了。三社在山顶上,路比较远,张书记说以他的脚力到达,可能有四十多分钟的路程。由于我们一路女教师占多数,谁也不知道路线,于是请张书记给我们带路,我先到三社,下午下山后再去一社的何会兰家。

穿着迷彩服的老书记六十多岁了,但行走如风,手里始终拿着一根棒,他说家家户户都有狗,得随时提防着。刚出村部,走田坎,穿院坝,吹拂着三月微寒的风,映入眼帘的尽是美景。这儿一块那儿一块金黄金黄的野菜花,蜜蜂成群结队唱着欢歌。房前屋后一大树一大树雪白雪白的梨花李花,还有粉红的桃花点缀,还有绿油油的麦苗蔬菜打底,好一幅美不胜收的春光图。大家有说有笑,无不透露着轻松与愉悦。

抬头仰望,上面是密密层层的松林,我想这该是山顶了吧?张书记说,早着呢!不过何少帮就住在这上面,爬上松林坡就到了。松林里根本看不出路,地上是厚厚一层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松针下面有可能就是长着青苔的石头,稍不注意就会滑倒。

来到何少帮房下,我看到虽然屋前屋后都有开得正灿烂的李花,但也着实掩盖不了破败,泥坯墙上有些许裂缝,低矮的屋檐下码放着柴垛,很凌乱。三合院的右侧是转角三间土坯房,墙壁呈现黄泥巴本色,墙上挂着旧衣裳和簸箕,这几间房是何少帮夫妻俩与未婚儿子的住处;三合院从正中拆开用红砖码了一层砖房,可能是无人居住也无人打理,房前凌乱地堆放着一些柴禾,听说这是用来压怀的养子修的,长年在上海打工的养子现在几乎不管二老。何少帮不在家,听他妻子吴华珍说,何少帮患有胸膜结核病,比较严重,今天又去巴中城输液了。吴华珍,才六十岁,但显得很苍老,脸上更显出忧戚。我询问了家庭基本情况,得知她开始不生,于是抱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又生养了一女一男,大女已出嫁,小儿二十五岁未婚,在巴中城做泥水工。家里养了猪养了鸡喂了牛,吃水也不困难有自来水,也有闭路电视。困难的是夫妻俩长年生病,儿子挣的两个钱供不住使用。丈夫何少帮自从得了胸膜结核病后家里又欠了四五千块钱的药钱。说到这里,吴华珍低下头,不停抹眼泪,我也忍不住,眼睛酸酸涩涩的。与何少帮通了电话,证实了他在白云台一个体诊所已经治疗了很长时间。为何不进医院,医院可以有农合医保呀?我听说结核病国家免费治疗,从何少帮家里出来后我在心里盘算一定去为他们咨询一下这方面政策,希望给夫妻俩带去福音。

越往上走,落后与贫穷的感觉更强烈,与山下所看到的无数几层楼的青砖小洋楼简直是两个世界。那松林坡难道是一道分水岭?

何荣帮家还远得很,同事李先美和张雪的联系户廖仁沛和廖仁兴就在我们行走的同一条山梁上,张书记说我们先去这两家,然后再回过头爬上山顶去。于是我们一行七八个就和张书记奔走在高低不平还有些泥泞的机耕道上。额头上的汗已经渗出,汗湿的衣服紧贴在背心。少了欢声笑语,多了粗重的喘气声。沿着山梁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几座房子,张书记说这下面有廖仁兴的家,但廖仁沛还得翻过前面那道石崖。石崖下自下而上用乱石码了一条路,可坑坏了穿着高跟鞋的女同事。刚翻过石崖,就看到一座同样泥坯墙房子,房后是山林,房前是李树,水塘。看得出比何少帮家好多了,有羊圈猪圈牛圈,狗叫得厉害,就是不见人出来。李先美给廖仁沛打了电话,得知他们夫妻二人都到枣林街赶集去了,廖仁沛治病。张书记介绍,廖仁沛先前育有一子,但儿子几岁时就死了,妻子后来也病死了。后来抱养了一个儿子,因为山高路远家穷一直讨不到媳妇,没办法又抱养给南龛坡一户人家做上门女婿,就很少回家了,廖仁沛又是孤身一人。抱养儿子的亲身母亲也成了孤家寡人,于是两个同命相怜的人住到了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又翻过那道山崖,我们到了张雪老师联系的廖仁兴家,同样有些破败的土墙房。遗憾的是廖仁兴也不在家,也去枣林医院看病了。八十岁的老头,多少年孤身一人,的儿子也抱养了出去。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没人照顾没人管,饱一顿饿一顿无人问。我心里升起一股恻隐之心,同时也为儿女孝道的缺失也感到悲哀。张书记说,现在这种情况多的是,他们村有位老人没有儿女在身边,死在家里几天都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有一点作痛。我在想,我们在扶贫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联同村支部给远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进行孝道文化的帮扶呢?“百善孝为先”“孝,不在于饰貌,而在于质实”,年迈的父母只希望多得到年轻人的一点关心,孤寂的心只希望多一点陪伴而已。

山顶上还有四五家未去,我心里已经有些沉重。沿着一条倾斜的石坡,我们手脚并用继续往上爬。在杂草丛生的小径上行走,在铺满青杠叶的树林里穿行,我们也不知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到底还要爬多久。因为已经没有精力辨识方向,我担心以后再来的日子我怎么找得到路。

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联系的何荣帮家终于到了,时间已经一点过,又渴又累。抬头仰望,真的快到山顶了,听说这就是风头山。凡是巴中的老年人都知道这座山,都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这座山里有个很隐蔽的军工厂。今天我是第一次听张书记说,张书记还说,现在军工厂已经不生产了,但房屋设备等依然存在。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山,我,我们,还将续写更多的扶贫故事。何荣帮大叔正在院坝边整理一小块地,四周用小石条码得很整齐,何荣帮大叔计划用来种点葱蒜。正面三间,转角两间,房子不大,还看得出颜色的门框上贴的对联也有些年头了,但院子较干净整洁。屋后是树,房前是竹,右边是菜地,很清爽。一只肥嘟嘟的狗朝我们狂吠,而且用鼻子嗅我的裤腿,我左躲右闪,生怕被咬一口,何大叔说这条狗只是要闻一下但不咬人。我说明来意后,他放下锄头,让我先坐。我看了他家的户口簿,抄写了相关信息,又边询问他的生活状况边记录在"民情簿"上。何大叔是1948年出生的,和我父母同岁。三十六年前,妻子病逝,留下三个儿子。三十六年来,他一直未娶,为老父老母养老送终,将老三过继给何少帮家,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两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在上海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他不能找到什么致富的途径,只有用到处都有的青杠树烧点炭,换来油盐钱。没有多少新衣穿,但吃饭不愁,自己还能耕种。何叔说自己大病没有但时常小病;大困难没有,心里苦恼的是一个人生活,平常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能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这种心酸,也知道这是当前农村诸多留守老人共同的痛。这是值得社会学家研究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所以政府倡导修聚居点修新农村就是这个道理。环顾家里,檐下打米机轧猪草的机器都有,几只鸡悠闲地啄食,他还喂了猪牛。何叔说他的心愿就是政府能够给他们修一条像样的路,现在他进出一次山实在太难了。是的,是路阻碍了青滩村的发展,是路阻隔了老百姓致富的渴望。

完成了这两家的探访,和同事走在返程的路上,虽然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我心里已经轻松许多,开始给我疾控中心工作的朋友打电话,问何少帮大叔的病是否属于国家免费治疗结核病的范围。这时,打开我校建立的“扶贫攻坚”微信群,得知同事彭红英一行奔赴南台村时车子陷进了泥沟,大家伙抬的抬,撬的撬,才将车子弄上路。还看到同事付萍、杨天德老师在去联系户家的时候被几只大狼狗追咬,吓得魂不附体,但他们依然执着的前行。是的,扶贫工作,没有退路,为了共同奔小康,我们责无旁贷。

扶贫日演讲稿篇3

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好!

今年10月17日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扶贫日",设立全国"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开展以"守疆、奉献、减贫、发展"为主题的"扶贫日"活动,就是按照更加注重营造氛围、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更加注重整合资源的`要求,围绕以帮扶贫困人口、困难群众为落脚点,创新扶贫济困方式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社会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参与面,积极倡导扶贫济困志愿者行动,广泛发动群众、社会各界、企业、公益慈善团体参与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

不断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不断拓展"扶贫日"活动的参与范围,努力打造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活动品牌。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民生一号工程来抓,自xx年以来,累计投入x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事业,全县2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按照"九通、九有、就能"的标准,在全地区率先完成了整村推进工作任务。重点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突破,贫困村农牧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增加,截止xx年末,22个贫困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x元。

特别是xx年,县委、政府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结合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多方筹资x万元,为全县x名最贫困人口每人购买了10只生产母羊,按照"股份合作、联建共享、保底分红、长期受益"的运作模式,以托管的方式由北牧盐池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构建了"看得见、摸得着、迅速见效、长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每只羊可分红260元,每名贫困人口每年可分红x元,仅此一项,使x名最贫困人口一次性达到地区x元的贫困线标准,实现了全面脱贫。

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关心帮助支持我县扶贫工作的各位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委、政府将继续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奋斗,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全县的贫困人口都能够充分享受县域经济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确保在地区率先脱贫的目标顺利实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扶贫日演讲稿篇4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叫武栋华,家住贺进镇岳庄村,现在是武安七中七年级的的一名学生。今天我能够代表所有的受助学子表达感激之情,倾诉肺腑之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在此,我要向市教育局和全校的领导、老师及关注并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关心贫困学生的父老乡亲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鞠躬)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在政策上、财力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在风雨中拨开云雾阔步前行,能够在荆棘中挺直腰板昂首向前,从而直达成功彼岸。我有一个贫困的`家庭?

作为一名贫困生,我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学校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使我们在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同时,倍感温暖、深受鼓舞。这种温暖和鼓舞,时刻在我澎湃的胸腔滢滢交汇,声声作响。学校的那句“不让任何一名同学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承诺让全家终于彻底的放心了。在七中的半年学习生活中,老师经常找我谈心,消除我心里的不安和忧虑。对于这些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无私帮助和关怀,我们全家都铭记于心,我们这些贫困学子更是铭记于心,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还是在异域他乡,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都是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行的力量。

放心吧,各位尊长!在今后更宽广的领域里,我们将像雄鹰那样翱翔蓝天,像水手那样起锚远航;放心吧,各位领导!请你们相信,明天的我们将用更大的成功,来回报家乡、回报七中、回报社会,让爱与关怀温暖整个世界。

最后,我代表全体受助学子再一次向所有帮助我们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由衷地感谢!

谢谢你们!

扶贫日演讲稿篇5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珍惜粮食,崇尚节俭,是我们国华人修身的基本之一。

本周10月16号,是世界第31个粮食日,10月17号,是世界第19个扶贫日。不知这是世界粮农组织与联合国组织的有意所为,还是无意中的巧合――让世界贫困日与世界粮食日连得如此紧密,这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世界的贫困与粮食的贮量息息相关,消除世界贫困的首要一点就是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在我国,珍惜粮食,崇尚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更有“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国民上上下下把粮食问题看得是多么的重要。

关于珍惜粮食的意义,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这里,我不想多谈。而我要说得是,对于我们国华的学生来讲,珍惜粮食,崇尚节俭这是我们修身的基本之一;珍惜粮食,就该珍惜每一口饭菜;珍惜每一口饭菜,就是珍惜拥有,就是我们对社会上所有帮助我们的热心人士的最好的感恩。

同学们,国华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国华的特殊性就表现在她是一位有良知的民营企业家――杨国强先生以扶贫帮困的形式来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典范。因此,我们说,国华是一所专门为学业优秀,而家庭又非常贫困的穷孩子们创办的全免费,纯慈善学校。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每一位学子,无不得益于这位大仁大爱的民营企业家的资助。我们在这里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杨叔叔经过艰苦的拼搏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我们可曾想过,杨叔叔在积累这些财富,创办这番事业时,又是多么的艰辛,正如立校缘起上所说“很多事业有成者都曾一贫如洗,我也过了二十多年这种生活,是改革开放的阳光,社会的佑助,知识和智慧让我战胜了贫困。我的企业让成千上万人安居而乐业……而我是个刚走出贫穷泥沼的大汗淋漓的'跋涉者……”是啊,读着这些话,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那个在商场上奋力拼搏,挥汗如雨的身影,读着这些话,我们应该能领悟到,杨叔叔是在用他的一颗火热的心,一腔赤诚的情为我们供给着生活之必需。所以,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学习,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我们没有理由不节俭。崇尚节俭,反对奢侈,这应该是每一个国华学子灵魂深处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那么,我们该如何崇尚节俭,反对奢侈呢?

我觉得,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我们就应该从珍惜每一口饭菜做起。曾几何时,在我们这个校园里,也曾出现过馒头咬了一口,就扔进垃圾桶里的现象,鸡蛋拿回去放着不吃,结果是坏了不得不扔掉的现象,好在我们的老师及时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了及时的耐心的说服教育。今天,这样的现象已经被杜绝了,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现象之所以被杜绝,是许多同学苦于学校的纪律约束,而不是真正地从思想高度,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所以,我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想要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身处国华,珍惜每一口饭菜就是对杨叔叔最好的感恩;珍惜每一口饭菜就是对帮助过我们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最好的感恩。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到感恩地,感恩的真谛。因为在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看起来我们所珍惜的仅仅是一口饭菜而已,其实这是对杨叔叔劳动成果的尊重;相反,如果我们浪费了,那就是对杨叔叔劳动成果的一种无视,一种亵渎。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珍惜每一口饭菜就是我们国华学子的社会责任感的最好体现。我们置身于今天的中国,虽说在袁隆平等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的孜孜努力之下,我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人口已超过13。6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多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4亩,是世界人均值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还依靠进口。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年均10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每年500多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正在蚕食着耕地。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耕地在一天天减少,人口在一天天增加,我们正在用占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着超过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因此,人多地少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早在十年前就有人做过一组数据分析,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让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版图大了很多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的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所以,珍惜每一口饭菜,节约每一粒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鉴于以上所述,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珍惜粮食,崇尚节俭,不仅是我们国华人修身的基本,而且还是我们国华人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体现。有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八条建议,愿与老师、同学们共勉:

1、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最后,让我们所有的国华人都行动起来,自我修身,从珍惜每一口饭菜做起,珍惜粮食,崇尚节俭,尽到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谢谢大家!

扶贫日演讲稿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贫困,人人参与》。

贫困问题已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之首。在灾难深重的非洲,在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贫困人口大量地存在着。看到那些嗷嗷待哺的孩童,看到那些面容憔悴的老人,相信每个人都会心生怜悯之情。

我们身处于物质丰富城市,可能你并不能深切的感受到贫困和饥饿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球人口都已经摆脱贫困。试问同学们,当你们中午将不喜欢的菜品倾倒时,有没有想到还有很多人都还还在生命的边缘挣扎,最基本的温饱还没有解决。

贫困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每年约有20xx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目前世界仅阿富汗就约有300万人正在承受饥饿的煎熬,2500万总人口约7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四名儿童就有一人不满5岁夭折。可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仍能见到浪费的现象,有因为饭菜不对胃口,不吃直接倒掉的,有盛了配菜吃不完直接扔掉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些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却也力所能及的为扶贫事业做出了贡献。例如来自___的22岁大学生王保磊,家境贫寒却靠课余打工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长期默默资助素昧平生的云南贫困小学生谢兆英。同学们,身为学生,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为扶贫事业做出轰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主动关心身边家庭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二是自己努力学习,记住: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贫困会成为历史,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10月17日是世界消除贫困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将更多的人文关怀,将更多的爱与温暖播撒给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尽自己所能得帮助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幸福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吧!让贫困成为历史,让灿烂的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扶贫日演讲稿篇7

巴西球王贝利喜得贵子之时,朋友们纷纷前来祝贺。有人问贝利:“你的儿子将来能取得像你这样的成就吗?”球王耸耸肩,说出了如下一番令人深思的话来:“我的儿子尽管可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但绝无可能取得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没有我幸运──他不是生在贫民窟里。我小时候就知道要靠踢球才能够肚子,要靠踢球才能够活命,可我的儿子不会有这样的动力……”?

当我读完这一则小故事,孩子们抬起了头,眼神里有了一点自信。?“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苦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苦难,我们才比其他的同学多了一份坚强。凿壁偷光的匡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欧阳公四岁而孤太夫人画荻教子……

我们看看历那个英雄人物的成功背后没有让人泪流满面的感动?孩子,记住:贫穷不是你的错!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你的爷奶、爸妈将来等着你来养活,你的家庭等着你来改变!感谢所有的苦难,因为这才是你今天这样坚强的力量!感谢所有的苦难,因为这才是你咬牙坚持的理由!孩子,记住:过去的一切都不是你的错!如果今天你放弃拼搏,那就是你的错!”

看着这些衣着朴素的孩子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的贫寒,我也动了情,说着说着眼泪在眼窝里转圈圈。

“我们弟兄四个,小时候都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每年到了春天(俗称“荒春儿”)家里连一点粮食都没有,厚桥粮库开仓救济,我和我伯、妈坐在红薯干堆边儿高兴地分拣,看到发霉的就用手搓掉霉菌,那时候有一点红薯干能够救救命都不错了。……吃午饭时我站在锅台边儿,看着三个弟弟盛饭,一人几根面条我规定,我要给伯、妈留点饭,不能够让弟弟们把饭抢光了……”

讲台下听讲的孩子们眼泪顺着下巴“吧嗒吧嗒”落下,我也是泪流满面。?“孩子们,感谢苦难给了我们坚强的力量!感谢苦难给了我们永不言弃的力量!

我有几句自己写下的格言,它是我四十多年来从没有停止追求的动力,每当我想要堕落放弃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反复念叨这些话,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喊出来,好吗?”?“好!”孩子们檫干眼泪站起来高举右拳。?“我逆风飞扬,我迎难而上。我有我的梦想,我有我的希望。我想让你看到,看到我的坚强;我想让你为我,为我自豪!用拼搏赢得尊重,用坚韧铸造辉煌!”

铿锵豪迈的誓言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的脸上写着坚强,我相信今后他们会和我一样,一样坚强!?

扶贫日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

扶贫乡镇工作总结7篇

精准扶贫考工作总结最新7篇

2023市扶贫工作计划精选7篇

精准扶贫考工作总结7篇

精准扶贫点调研报告7篇

农村2023扶贫工作总结7篇

工作总结2023扶贫参考7篇

2023扶贫村级工作计划7篇

2023年度村扶贫工作计划7篇

扶贫办工作总结7篇

扶贫日演讲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