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事迹材料可以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盲目行动和冲动决策,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师先进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老师先进事迹篇1
学习了退休教师孙国华老师的感人事迹,我仿佛经受了一次人生洗礼。一位平凡的中学退休老教师,在第29个教师节前夕,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举动,他将毕生的积蓄190万元,捐赠给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带着对“夕阳”美的崇拜,让我们走近孙老师,翻开了他的人生扉页……
孙老师首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的女儿出生时就是先天愚型的残疾孩子,因为是父亲,他承受了流言,顶住了压力,挺直了脊梁,挑起了照顾女儿的重担。他不嫌儿残,不提再养,一心一意,含辛茹苦,硬是以父亲博大的爱浇灌了先天
愚型的.女儿四十余年,直至女儿不幸离世,他才泪如泉涌,父爱崩溃。
其次,孙老师还是一份仁爱丈夫。祸不单行,十年前他的妻子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挺起腰杆,担起责任,对老伴更是呵护有加,不离左右,不离不弃,用他的真情行动表达着对家人纯粹的爱。他的襟怀,感动邻里,感人至深。
孙老师也是一位数学老师。课上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荒废学生的一分一秒;课后,面对学生的疑惑他和颜悦色,耐心开导。偶知学生有困难,他不吝援手,偶遇学生的感恩之举,他婉言谢绝。退休后,一所成人学校教岗缺人,孙老师又义无反顾地站上了讲台,为渴望知识的莘莘学子送去甘霖。他怀着对教育的赤诚,继续着他爱生的脚步,又坚持了八年用粉笔书写着他纯粹的爱生情结。
阅览了孙老师的生活历程,我再一次被鼓舞,被感动。回望自己的教育生涯,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今天聆听了孙老师的事迹让我收获很多,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教学在一线的我明白了作为老师首先要学会爱学生,学生是老师工作的对象,不爱,如何全心投入,如何有效教育? 一个好老师眼中的学生是一个人、一个和自己人格平等的人。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好老师不会贬低学生、辱骂学生。
世上有很多东西,当你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但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无私的奉献。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生身上的付出虽然很多但是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爱还有感动与幸福……
老师先进事迹篇2
20xx年3月14日下午参加了刘芳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刘芳老师讲述了她的学习、生活、工作、家庭、工作单位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她的声音时是那样的甜美和好听,他的故事是那样的生动感人,从她的故事可知道她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心地善良、活泼、开朗、乐观的人。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把她的工作做得那么好,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和荣誉,真的让人敬佩至极。
在她21年的工作中,她的最大的幸福——把爱学生当作是一种职业,她认为留下就是一种坚持,就是胜利,她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是:你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她对待学生就像是对待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样的无私和高尚,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关心和爱护学生,正是在她的帮助和影响下,孩子们独立、勇敢、坚强、成绩优秀,一个个考入好的高中和大学。
她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才华、心地善良、活泼、开朗、乐观的人。那是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她遇到了这样一些好老师。正是这样一些好老师影响和感染了她。正是这样一些好老师把她塑造得那样的优秀、完美和独一无二。
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活得那样的乐观和开朗,那样的爱她的学生、爱她的工作,那样的热爱生活。正如她自己所说,作为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尽管眼睛看不见了,只要能够活着比什么都好。作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她那样呢?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才华、心地善良、活泼、开朗、乐观的人。
老师先进事迹篇3
20xx年3月14日,我校全体教职工多功能厅学习了刘芳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感触很深。刘芳老师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她的坚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学习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理解、掌握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制订学期、学年教学工作计划,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
2、不断地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培训,并做好相关的业务学习笔记,坚持不断地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开创性地上好每一节课,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真正的课堂还给学生。
3、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并坚持经常写课后反思,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养成教学后反思的习惯,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后反思用来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老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教研组和学校的汇报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一是上课准备充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二是课堂活跃有序,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三是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四是教学民主,积极调动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五是教学实效明显,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能达到目标;学习过程和结果统一,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老师先进事迹篇4
2014年3月14日,刘芳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修文中学老校区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在两个小时的会议中,我被刘芳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刘芳老师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颇多。
1993年,刘芳来到白云三中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至今已经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了,可是1997年她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面对不治之症她选择了和命运做一次英勇的搏击。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有两个人生感悟,一是她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职业,必须要选择坚持;二是周围许多人的扶持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好回报社会,所以刘芳至今仍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残缺和健全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听完刘芳老师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的,在课堂上又是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着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成功的高中教师应该具备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当前,面对学校的重大改革,学生和老师仍有些不适应,作为修中的一份子,我们期待着巨变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恪守职责。在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还应该爱每一个孩子,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帮助他们顺利过渡。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加入学校的改革建设中,服从学校的新型管理,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都拥有同样光荣的职业——人民教师,我们和刘芳老师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都能看得见。一个盲人都能做得这么优秀,我们这些健全的人还有何理由不更加努力?
老师先进事迹篇5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老师先进事迹篇6
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今天,我就夸夸我那美丽的老师——王老师。
人们常说:"老师像园丁,用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像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正是如此,老师为我们花费的心血数不清,写不尽,说不完……
王老师,您那慈母般的心像一盆炭火温暖着我们的心;您那温和的目光,寄托着对我们的无限希望。每天晚上,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您窗前的灯光还像星星一样闪亮。长年的劳累使您的身躯瘦弱了,眼角爬满了鱼尾纹,鬓角又增添了缕缕银丝。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您只在花丛中含笑。您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我们,而您却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操心生了不少病,我们无以回报。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每次升旗的时候,当念到我们五、三班被评为优秀班级时,我们不会有太大的喜悦。因为这一切荣誉都是您带领我们获得的。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王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王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王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王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王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温柔的春雨,就是王老师对我们的抚爱,王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王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绿叶的绿色象征着王老师青春常在。
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
老师先进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