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我完善,优秀的作文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自信,使我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传承作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传承作文篇1
古语曾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晋文公设立寒食与清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心护主,后来在民间慢慢发展为祭祀、扫墓的习俗。
但是,就在中华文明一代代的传承过后,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清明节在民间流传的初衷,是祭奠逝去的先祖,纪念前人所留下的伟大功绩,让子孙后代世世代代记住祖先,以告慰在天之灵。但并不少见的是,每年的清明节,在公墓前,玩手机,高声谈笑,甚至奔跑打闹的年轻人都不在少数,这样的“扫墓”真的能达到“纪念”“怀念”的效果吗?——从什么时候开始,连清明节上坟的习俗,都已经成为了一个走过场的形式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连清明节去挂社、扫墓,都像是完成一项一年一次的任务,而非真正怀有崇高的敬意去缅怀逝者,那么在这么多年的传承后,清明节的扫墓是否已经变了味儿,成为当代人表达敬意的一种“作秀”方式呢?
如果连其中包含的情感和初衷都已然不再,那么,这样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的传承到了如今,倒是像极了一个笑话,它们又还存在什么意义呢?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千年沉淀,沉淀下来的只有这样毫无意义的“仪式感”吗?这样已经近乎于没有意义的事情被坚持下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无非是人们的自尊心在作祟,生怕哪年自己不去扫这一回墓,便会落得他人口舌,落下个不孝子的名声。在我看来,不抱感情的扫墓,与不去,根本就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孝与不孝也根本就不该从这些繁琐的仪式上去判断,真正的孝该落在实处,而不是在逝者已去过后来惺惺作态。
退一万步讲,逝去的人们就真的希望看到这一切,看到自己的子孙不抱任何伤感、任何怅惘的过这么一个过场,做这么一次秀,真的会高兴、会感到慰藉吗?恐怕未必吧?不仅如此,到了今日,哪怕只不过知道清明来历的又不过只有寥寥几人。
除了清明节,变味的传统节日比比皆是——缅怀屈原的端午节,沦落到今日只是一句“放假了”所全部概括殆尽;阖家团圆的新年,年轻人却纷纷抱着个手机在手机上抢“红包”,把本该陪伴的亲人冷落在一旁。
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是中国人想要传承下来的吗?历史感的厚重,就这养被岁月的锉刀一点点磨平,锉去了。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里,繁杂的礼节被慢慢省去,但在省去这些礼节的同时,却也失落了许多本该被保留下来的美好情感。
变味的传统文化是否传承下去,这个问题,我想,还需要更多的人逐渐重视起来罢……
传承作文篇2
孝顺是一种美德,是对长辈们一种起码的尊重和礼仪。其实人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传承好家风,孝顺长辈,和睦相处,家家户户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就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
我从父亲口中得知,爷爷也是一个人民教师,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顺,对长辈说话时,绝不会有半点不尊重。我太婆生病时,爷爷着急万分,一个人不顾辛苦,翻山越岭从乡下老家徒步跑到新昌城里去买药。后来,太婆终于得救了,爷爷才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脚底也磨穿了一个小洞。
我的父亲也是从小在爷爷的严格家教下生活的,尤其在对待长辈的礼节上。每次家中只有长辈在时,我父亲总是特别彬彬有礼,甚至开车送长辈亲戚回家。平常的爸爸总是幽默风趣,最爱开玩笑,但在长辈面前,会收敛,一脸虔诚,和蔼可亲。
如此孝顺的好家风,我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母亲开始唠叨,我不会像往常一样立刻顶嘴,而是仔细听并牢记在心,领悟其道理,发现错误马上改正,让她不再天天为我劳累,如果你问我家的好家风是什么,很简单“孝”,这个字里蕴含着我家代代相传的美德,有着感恩的快乐!
传承作文篇3
所谓“校有校风,班有班风”。而我们有家有家风,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四个字——“尊老爱幼”。
在我们家很重视尊爱幼,我们家风的来历还是因为我。由于在一次吃饭时,我不懂事,抢了妹妹吃的东西,还自己占位先吃。妈妈说我不懂尊老爱幼,从此便立下了这个规矩。自此之后,在我们家里的人,都很遵守这个规矩。就比如在一次过年里,妈妈和爸爸都起得很早,忙得包饺子,下饺子。等饺子下完后,妈妈对我说;“把这一碗饺子,去给你的奶奶送去。”于是,我便端着饺子送到奶奶家。在晚上吃团圆饭时,妈妈总对我说要先让爷爷奶奶坐下,等人都坐下后,在开始吃。我都劳记着妈妈的话,妈妈做好菜后,我端到桌子上,然后给奶奶爷爷让座。所有人就为位后,要让着弟弟妹妹,不要跟他们抢好吃的。
吃饭时,妈妈总给弟弟妹妹挟菜,而我要也学会尊老爱幼,所以我挟了几个水饺给爷爷奶奶,奶奶和爷爷说我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家想必也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这样做,有好东西,要拿出来给弟弟妹妹分享。就比如上一次,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的玩具,我到家就藏了起来。妈妈说要给弟弟一起玩。我想到了妈妈的定的家风——尊老爱幼。于是拿出来,和弟弟一起玩得很开心。
尊老爱幼是我们家的家风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把这种传统,我们要把这种传统传承下去,让它发扬光大。
传承作文篇4
?共做神州躬耕人》
从“山河破碎风飘絮”到“巍巍中华雄东方”;从“贫穷饥饿、衣衫褴褛”到“强国富民、五谷丰登”,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对心中理想的登攀,更离不开他们对道义的坚守与专一明确的思想指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吾辈当振奋精神,端正思想,朝着最高理想继续奔跑,坚守道义,共做神州躬耕人。
振奋精神、端正思想乃躬耕的基础性要求。“躬耕”重在“躬”之亲自。倘若一个人连奋斗的精神与端正的思想尚不存在,“躬”又从何谈起?跨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神农氏为使人民吃得上作文食物,亲自遍尝百草而卒于中毒,往事今日,在全民奔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面对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党一声令下,全国人民振奋起民族精神,端正思想、万众一心,率先走出阴霾,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古以来,神州躬耕人山一程,水一程,连绵不断,勇往直前,共同铺设着前进的大道。
大道铺设而成,便要有为理想而奋进的决心。仅仅振奋了精神,端正了思想,而没有理想,便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也只得终日碌碌无为。自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代,孔墨思想便有了小康社会与共产主义之萌芽。“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百岁的共产党勇握时代的接力棒,将脱贫攻坚推进到决胜年,一代代青年人前赴后继,共做神州躬耕人,勇挑重担,共架金桥,因为,海——就在那里。
金桥架起,海在前方,恪守道义乃是最后的突破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吾辈当规避背离道义之事。真正的成功,不是所谓闪耀的日子,而是尘滓蠲尽甚至无人问津时,对自己追求的偏执。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青年便为吾辈树立了绝佳榜样。坚守道义、追求真理,来自对力量的渴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翻开历史的长卷,品味百年的沧桑,今天青年一代的共产党人,正秉承最高道义,续写着奇迹的曙光,共同接力着神州躬耕人的光荣使命。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行道义,秉持本心,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即使只有星星之芒,也足以燃起燎原之火——火光熠熠闪耀,霅霅生辉,才可真正实现吾辈之共同理想。
来做风云凭一气,共做神州躬耕人!
传承作文篇5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站在新世纪的春风里,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下时,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回顾过去,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也有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人默默地奉献;在新世纪,更有做好人不留名的人出现。他们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造福于社会,而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我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未来的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些色彩,为社会做点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得翻身。”说的很对,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条件,是每个国家都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责任就是传承,重视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以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为宗旨。我们的任务,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中华的传统文化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里日益冷清,这怎么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么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不可怠慢,不可轻视,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中华民族孕育了几千年的博大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我们要共同传承,让中华文化发扬广大!
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并不等于文化强国。我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果光自己人了解别人不了解,就不会对我们的文化给予认同≤.1mi.net≥;如果我们在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始终停留在“自说自话”的层面,中华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被世界所认同,因为它缺乏感染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传播就是一种制造和传播软实力的能力。海外华文媒体虽然只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民间大使”,但其特有的属性和力量不可小觑。它把中国文明推向世界,让中华文明在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不要以为这只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任务,宣传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任务,我们也要积极参加。要知道,尽自己的能力造福于社会,你也是雷锋。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己任,优秀的文化不只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更属于世界,我们要尽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加油!
传承作文篇6
一门技艺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探索,也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技艺承载了太多的文化责任,一门技艺的创新与发展,要经过多少岁月的淘洗,历史的变革,时光的蹉跎,每看到这些古老的技艺,还在为人坚守,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于历史的敬意了吧。
剃头俗称“理发”,这一古老的技艺,相传南北朝时期就有这样的传统,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正式的学名,称为削发而已,而后,这一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我国的第一个理发店,清朝顺治年间建成,从清朝开始,商业形式的理发开始出现。
进入21世纪之后,理发成为“美发”这一新的名词之后,其行业逐渐壮大起来,危机也随之开始出现,现代元素的过多侵入,开始失去了对理发行业最根本的继承。
现在的我们,只要花上一点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剪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造型,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流行风,真正从根本上讲,这也许是对于历史的断裂,技艺精神的磨灭。
我们村子里面,基本也都去大一点的美发店去了,而我,总是到我们这里一个快给别人剪了一辈子头发的人手里理发,有人认为,其技术水平差,没有档次,但我一直以为,他也许是少有人对于理发技艺的完整传承了,这样的'一个师傅,从我记事开始,就从来都是在坚守这份职业,哪怕现在形势并不好,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当然,也有人劝过他,但他都是一笑而过。
在很多人的蔑视与异样的眼光之中,依然风雨无阻地去坚守自己的职业,几十年来,理发的价格从来没有变过,每次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我想,在他的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这么简单,这更是在坚守一份职业操守,传承一份文化精髓。
什么是技艺的传承,技艺的传承,不仅仅需要过硬的技能,更需要的是,一份认真,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态度,传承的不仅是技艺,传承的更是一种精髓和文化。
传承作文篇7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我要感恩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我生命,把我养育长大,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亲爱的妈妈,是您扶我学走路,是您教我学说话,是您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当我哭泣时,母爱是温暖的怀抱;当我生病时,母爱是布满血丝的双眼;当我不乖时,母爱是苦口婆心的劝勉。
妈妈的爱温柔而绵长,爸爸的爱更像是一片大海,宽厚而深沉。
亲爱的爸爸,是您接我上、下学,是您辅导我每天的作业,是您用温暖而有力的大手牵我过马路……
记得去年夏天那个台风夜,我突然发烧了,烧得迷迷糊糊的',爸爸妈妈心急如焚。外面风声呼呼,雨瓢泼而下,可是家里的退烧药却没有了。爸爸拿起雨伞冒着倾盆大雨,三步并做两步地冲出家门给我买药,可是药店在这样的台风天早就关门了,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城市才买到退烧药。妈妈在我身旁寸步不离,她一边给我换毛巾,一边给我讲故事……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这样大的风雨,他衣服都湿透了,可他顾不上休息,顾不上换衣服,急忙拿药给我喝。个把小时过去了,我的烧终于退下来了,爸爸妈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看着爸爸妈妈为我忙碌为我担心,我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涌满了眼眶!
其实,爸爸妈妈的爱时刻围绕在我身边,一个夹菜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失落时的安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以自己这颗“寸草”之心,感恩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感恩身边的一切吧!
传承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