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理心得体会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从实践中获得重要的教训,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明大理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明大理心得体会5篇

明大理心得体会篇1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兄弟;山川河流,是地球母亲的乳汁,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微风,是地球母亲那布满老茧却依然温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我们的脸颊。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母亲,而我还有一位大自然母亲——洱海。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第,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南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

春天,海岸边那一棵棵随风飘荡的新柳,花木丛中,那些翩翩起舞的彩蝶为洱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色。海水平静的时候,洱海映着天空的蓝、花儿的红、草儿的青、柳树的绿,仿佛是一位盛装的新娘,是多么的美丽啊!

早晨的风,由湖面吹来,清凉宜人,像一位女神,所到之处,美不胜收。湖畔垂柳舒长袖,岸边碧草迎风舞。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呼唤着人们起床。正在翩翩起舞的垂柳和碧草,舞姿是多么轻柔、活泼,多么天真、自然,湖水轻轻拍打着湖岸,为她们打着节拍,虫儿、鸟儿欢快地歌唱,为她们伴奏。面对广阔的洱海,静观岸边的舞蹈家们,我不由自主诵出了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夏天,来到洱海边的树荫下,沐浴着清凉的海风,一边品尝着渔民刚油炸好的鱼虾海鲜,一边观赏海上的飞鸟、渔舟,燥热的心顿时安静下来,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盛夏的炎热,有的只是说不尽的美好。

秋天,洱海成了白族渔民们收获鲜美海产品的宝库。在碧波荡漾的宽阔海面上,一艘艘渔船上的渔民们在忙碌地撒

网铺地线。不经意间,有时还会听到一阵阵从渔船上飘来的悠扬歌声。这时,洱海又是多么灵动、富裕。

中午,光芒万丈的太阳公公挂在天空,照耀在湖面上,游人们坐在洱海边上,脱掉鞋子在海边赤脚冲打水浪,一层层水浪溅起了一阵阵欢笑声。远处,翠绿的苍山下聚集着避暑的人们。路边的小伙子们一人拿着一根冰棒兴高采烈地吃着、玩闹着。

冬天,雄伟的苍山上皑皑白雪映照在洱海里,让洱海显得更加博大宽广。乘坐在洱海的游船上,总能看到那些近几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红嘴鸥,它们轻快地飞着追逐游船寻要食物。这样的情景又成了洱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夜晚,月光弥漫在洱海上,天地间,恍若飘溢着桂花的清香。我不由地陶醉了,感觉似乎处于一曲美妙而和谐的乐章里,我的心也随着音符跳动起来。忽然想到高适的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鬃明朝又一年。”是啊!看到这夜晚的明月,有多少远离他乡的“大理人”不是夜夜思念洱海,夜夜思念着“金月亮”“母亲湖”。

路口的灯又亮了。我久久地伫立在洱海边,不知是灯光还是月光洒在我身上,我仿佛看见了远在他乡的大理人在怀念故乡的情景,越来越清晰……

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圣地—美丽的洱海,这就是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记忆中最绚丽的回忆,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美丽的洱海。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歌唱《洱海情》,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洱海、清澈洱海!

明大理心得体会篇2

我看过许多风景,从杭州西湖的水光潋滟,到蓬莱渤海的波澜壮阔,我却唯独爱上了洱海。我曾无数次地痴迷于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我曾无数次地以为西湖就是我心中的归宿,梦中的家乡,直到遇见了洱海,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我的心在洱海!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对我来说就好像一种无可救药的病,一旦感染,就再也无法解脱。其实吧,遇见洱海不仅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洗礼。洗去外界的纷纷扰扰,洗去身体的疲惫不堪,洗去内心的车水马龙,追寻纯净的内心,做本应纯真的自己。

洱海—柔软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江湖。坐在洱海岸边,细细地品着一杯沱茶,沐浴着一米阳光,脚边荡漾着的便是这世上最温暖,最柔软的水,她如同一位少女,向你展现她的风姿绰约。远处便是千年积雪的苍山,这层层积雪,好似老人雪白的鬓发。这位老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岸边,守候着自己的意中人。他已等待了千年,可是,再壮阔的海誓山盟也抵不过岁月的洗礼,他从一位英俊帅气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耄耋的老人,最终没有如约而至。他心灰意冷了,失望地留下了泪水,这泪水千年来积少成多聚成了洱海。一首《渔舟晚唱》无情地把你从梦境拉回现实,此时的你一定还流连忘返,这也许就是洱海的魅力所在。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洱海,洱海的风景总是一眼万年的。她正要将这世上最美丽,最动听的故事向你娓娓道来,洱海比世上任何一处风景都更加如诗如画。

邂逅云南,遇见洱海,此生无憾!

明大理心得体会篇3

小时候,我们一家去了云南大理这个地方。

到达云南大理时,天还未亮,在墨兰的天空中,一颗颗小星星,眨着眼睛,正在看着我们呢!只有东方泛着微微的鱼肚白,此时,苍山显得格外神秘。

天渐渐亮了起来,我们打车赶往美丽的沧海,一下车,我惊呆了!眼前的就是港湾,巨大的湖泊一望无边,碧蓝的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小鱼游来游去,像可爱的孩子们玩耍嬉戏。

离开了洱海,我们又来到了苍山。只见峰峦雄伟壮观,苍山如一把剑插在云霄上,主峰被云雾覆盖,十分神秘。我回头望一望洱海,像山水中长着绿绿的水草,小溪绕过一座座山峰,在前面形成水瀑布,只见水花飞溅,如烟、如雾,如尘。水花随风飘起,形成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彩虹。

逆流而上,是一处山涧峡谷。小路边怪石嶙峋,那是一块块似老人,似巨象,似亭亭玉立的仙女,似卧倒在地的壮士,形态万千。远处,有一座铁索桥,过了桥,顺涧而上,到了个小山包。放远处看,洱海全景尽收眼底。湖面上如一面大明镜,一条条小舟在湖面上划出又细又长的水痕,在太阳下射来,湖面仿佛湖中不是水,而是黄黄的黄金一样,给人全新感觉。

天空云雾迷蒙,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呀!”

明大理心得体会篇4

1月19日的清晨,我们一家飞抵云南省大理市。

刚下飞机就感到一阵温暖的气息。大理阳光灿烂,清空万里,跟阴冷的重庆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在车上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的都是砖红色的山丘和白墙黑瓦的白族民居。不一会儿,一大块碧蓝跃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洱海。

导游告诉我们,洱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几百平方千米的大湖,比西湖和日月潭都要大,一眼望不到边,所以被成为“海”。洱海是大理的水源,也正是因为有洱海调节气候,大理不像云南别处那样干燥,植物也生长得格外茂盛。

第二天早上,我们前往大理喜洲古镇,路上看到三座橘黄色的塔,这就是大理最著名的地标,崇圣寺三塔。崇圣寺是大理古国的皇家寺院,三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无损,与苍山洱海交相辉映,是游客必到之地。

我们在喜洲古镇参观了严家大院。严老爷是一位白族的爱国富商。他生财有道,积累了巨额财富,而且乐善好施,是当地的名人。严家大院是典型的白族民居,楼梯可以通往每一个房间。屋檐下摆了好几个大水缸,因为白族人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所以用水缸接天上的雨水可以聚拢财气。

下午,我们来到了小普陀,这里有成百上千的海鸥,都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过冬的。游人给它们喂饼干、鱼干。它们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一见有食物的动静,立刻纵身一跃,翩然而至,张开大嘴,或叼或接,然后轻盈地划走。那动作是那么地流畅优美,让人叹为观止。更为神奇的是,上千只海鸥不时会突然同时飞离水面,在空中绕个圆圈,然后又回到水面上。它们在水面上排列得整整齐齐,好像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

环洱海之行给我留下来美好的记忆,希望还有机会再来一次。

明大理心得体会篇5

8月初我们和另外两家朋友一起去了云南游玩。先是坐飞机,然后转火车,最后终于来到了云南大理。

大理最有名的就是苍山和洱海。于是第三天我们就坐索道上山了。坐在第一条的索道中,我看见了一条小溪静静地躺在苍山的环抱里。旁边,许多课大树站立着,好像一个个雄伟的士兵在保护着这条小溪。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海拔2906米。

我们继续登上了第二条索道,我远远地就看见了好多白云。云像风驰电掣的猎豹,像奔驰的骏马,像威武的老虎……不一会儿我们就钻进了云雾里,顿时我就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终于我们到达了山顶,这里的海拔有3966米。一股冷空气袭面而来,我感觉非常寒冷,并且呼吸困难。所以没过一会儿,我们就被冷得下山了。

第四天,我们一起去了洱海。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形状像一个耳朵,所以取名为“洱海”。

从远处眺望,洱海与对面云雾缭绕的苍山和漂浮在天上的朵朵白云连成一片,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一般。当我们走到了和洱海最近的`地方,那时的海面风平浪静,像一颗深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阵阵微风吹过,湖面上金光闪闪,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美不胜收!我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第五天,要离开了。再见了,苍山和洱海!优美的景色令我流连忘返,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来到这里。

明大理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疫情的感悟心得体会5篇

节约反对浪费心得体会5篇

教师学习党章心得体会5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5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5篇

培训员工心得体会5篇

感恩工作心得体会5篇

学党史国史心得体会5篇

合唱培训心得体会5篇

明大理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