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学会坚持和努力,作文是语言的探险,作者带着读者在文字的丛林里发现未曾见过的风景,优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校情怀作文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校情怀作文篇1
在那翻滚的麦田中,有一种文字,在这潺潺的溪水里,有一种话语。大自然的语言,飞在落叶里,大自然的句子,躲在岩石中,我不是诗人,不能用诗篇吟诵出碧海青天;我不是歌手,不能用歌词奏唱出山光水色。但我可以用心灵的照相机,照下这婀娜多姿的大自然。
麦浪翻腾
一片一片的麦田,已经成熟。金黄的麦子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风吹过,低下头,似乎是在示弱,又似乎是在以柔克刚。如同惊涛骇浪,不住翻滚。它慢慢起身,缓缓抬头,却又被强风压下身子。它弯下身子,却不掉一粒麦穗,因为它明白:它不强,但它可以退。
溪水潺潺
溪水流过,透明的流水在密静的树林中加了一些精致的灵动。还有一份宁静,它看过烈阳,淋过暴雨,也躲过它们。包容过它们。它被树挡过,被沙土堵过,也挠过他们,流过它们。它有时慢过蜗牛,慢过乌龟,因为它知道:流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
落叶纷飞
它或是鲜红,或是淡黄,或是毫无生机的颜色,都不妨碍它飞舞的舞姿。优美的,轻快的,但却是短暂的,它还是会回到地上,它母亲的脚下。但它还是放松的,在空中展示出自己最优美的舞姿,因为它清楚: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坚硬岩石
它不是冰冷的,它的心是热的,它不是坚硬的,它的心是软的,它总是把丑陋的一面摆在外面,但它内心是美丽的。总有人说它不美,但它明白:别人的目光不重要。
家校情怀作文篇2
何谓人文?在我看来,阐释与人以及与人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学问即是人文;何谓科学?在我看来,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用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研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即是科学。科学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等等;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科学又可以细分为理学学科和工学学科。
那么人文和科学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首先,人文和科学产生的时间不同。文、史、哲这些人文类的学科,自有人类活动之日起就已经产生了:人们需要运用文字描绘图景,抒发感情,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于是文学就产生了;人们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诸后世,让后人少走弯路,于是史学就产生了;人活一世,总是会面对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自然界内的各种奇怪的现象、人自身的生死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能得到答案,人们便不得不想办法给这些问题一个合理化的解释,于是哲学就产生了。而自然科学的产生,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和认识能力的基础上的。自然科学颠覆了人们原有对事物直观的认识。比如东汉以前,人们根据自己直观的认识,认为天圆地方,而浑天仪的出现,人们通过对天象的观测,渐渐认识到一个现实,自己是生活在球体上。
再次,人文和科学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不同。人文更侧重于对人感觉的描摹,侧重于纯意识领域的理性思辨,而科学则更侧重于从实际出发,对事实和现象做客观分析。比如说,对于到了秋天叶子为什么会凋落这件事情,人文学者们给出的答案多是感时伤怀,由此引发对生命传承的感悟;而自然科学经过试验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树叶之所以脱落,是因为其中含有脱叶酸的缘故。
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而这些思辨在人文范围内都是允许的,所以,人文科学的答案往往显得更加丰富,但是在自然科学这个层面,答案有时候有且只有一个。比如著名的六祖慧能的故事,风吹着船上的旗子摇动,有人说是风在动,有人说是旗子在动,而六祖慧能却说是因为人心在动,所以才能感觉到风动和旗动。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有道理呢?在人文领域都是一定的道理。可是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风吹旗子动,是自然界空气流通的缘故。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眼睛看到了外物,所以也就感觉到了风吹旗动。
那么,是不是由此得出结论:人文很精彩,科学很呆板呢?当然不是。我认为科学只是严谨,而不是呆板。科学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恰恰是一直处于自我否定当中。曾经在科学界红极一时的牛顿三定律,被证明只在宏观低速的物体中适用,而改变了这个前提,在宇宙高速当中就不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被证明其运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这恰恰说明,科学自身并不呆板。相反,科学本身正变得越来越严谨。
人文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正是因为研究人文的学者把严谨的科学语言变得通俗化,符合受众的认知习惯,佶屈聱牙的科学知识才能在大众当中普及;也正是因为科学的存在,人文领域那些由于人们思辨能力所不及的、具有局限性的错误结论才能被一步步推翻。
人文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两根支柱,科学让人文更出彩,人文让科学更普及。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科技和人文并重发展,使两者相得益彰。
家校情怀作文篇3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伴着我,伴着她。
雨中,她似乎更添了一种神秘感,不禁让我想起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一样散发着奇特的魅力。秋天的情愫在一点一点蔓延,梧桐树的大叶子晃晃悠悠地在诉说夏天的离开,大雨过后满地的落叶仿佛是岁月斑驳的痕迹。
院子里的枣树已经挂满了又青又大的枣子却无人问津。听奶奶说,这棵枣树是爷爷小时候自己种的,那时候有男孩要为自己种一棵树的习俗,如今种树的人走了,围在树下对着枣流口水的小毛孩长大了,只有老枣树在残垣断壁中仍旧坚守。
池塘附近的房子也已经荒废了,这儿曾经是几代人的乐园,爷爷说他们曾在这里取水,爸爸说他们曾在这里游泳捕鱼摸螃蟹,而我小时候在这里看“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池塘的周围都是树,每一棵树都有他的.主人,时光荏苒,我想那时的好伙伴们现在又该聚到一起了吧?
秋风起,树叶奏响一首簌簌的游子歌。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海湾;奔波的旅人,最难忘的还是那片故土。那里有成长的艰辛也有美好的回忆,但无论它包含了多少种情感,她始终是游子在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始终是游子抗战的大后方,给游子以安慰和支持。
我低头细细地搜寻,那块地上还有一个盘子大小的坑,它依然存在,那是我小时候唯一的建筑成就,它有点凹,那是我一直在那里倒刷牙水形成的,也从中明白水滴石穿的原理,你问我什么是故土?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以前,她已经存在;在我们的生命消逝之后,她仍然一如既往,但我们已经留下了痕迹,就像爷爷还有那些老人们的树,就像那池塘,就像我那小小的坑。
我伸手接住故乡的雨滴,行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呼吸着我呼吸了十多年的空气,听着久违的乡音,贪婪地享受着她所给予我的一切,那么亲切。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伴着我,伴着她。
家校情怀作文篇4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的精神中最最珍贵的,他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的感情至上,它是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者有抱石投河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张飞,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中,爱过大诗人陆游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也深受感动。忧国忧民的南宋诗人陆游,生在民族矛盾的尖锐时代,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一腔爱国热情倾注笔下,几度“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晚年退居他的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报国之心始终不衰。
逝世前,还创作了绝笔诗《示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可爱的解放就叔叔,日日夜夜守护在边疆,每时每刻都在保护我们的祖国母亲的安全。只要祖国的一个地方发生了灾难,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救援受灾的人民。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吗?许许多多的人都被压在废墟、瓦砾下,解放军叔叔一赶到现场就开始救援,不顾自己的劳累,更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分日夜地救援,一晃就是几百个小时……
老师们的爱国情怀,也让我深受感动,为了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夜以继日的工作,总是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有一首歌唱得好:新长征路上老师立新功,今天深夜啊灯火人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爱国者,如:清洁工为了祖国妈妈美丽,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其状清扫大街,当我们上学时,大人们上班时,大街一是焕然一新,干净,美丽了。还有交通警察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夏寒冬,都笔直地站在安全岛上,指挥交通秩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和谐、美好。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感情,我们大家可趁着祖国60周年的时候,为祖国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当一回小保安、小保洁员,小宣传员,小导游,小记者,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家校情怀作文篇5
围棋博弈的人机大战,以机器的获胜而落下帷幕,人工智能的利弊,引发了争议。但我想的更多的是,科技背后的那份渐行渐远的人文情怀。
围棋对弈,被列为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之一。而今,当人类与一个冰冷的机器,只争技术的优劣,只论智商的高下时,那份弈棋时的淡泊宁静的心境,那份“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情怀,又该置于何地?
科技的发达,让通讯变得便捷,于是,当下的我们很少再能写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优美诗句,很少能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情谊万钧。
科技的进步,让农耕变的机械化,于是,当下的我们很少能吟诵出“带月荷锄归”的悠闲辞章,很少能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苦楚。
科技的演变,让社交变得多元,于是,当下的我们很少再能唱出“对影成三人”的独处情怀,很少能理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至情专一。
正如木心先生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科技带给我们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将我们原本质朴、美好的那份生活味道、人文的情怀稀释很多!
因此,让科技拥有人文的情怀,回归如璞玉般的美好生活,才是正途。
我国古代,那些璨如星辰的科技巨擘,无一不是既有科技头脑又有人文情怀。
东汉“科圣”张衡,“通五经,贯六艺。拟作《二京赋》,精思傅会,”文采斐然。但同时,他又“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发明浑天和地动两仪器,且著有多部科学著作。
张衡的科技发明,就是插上了人文情怀的翅膀,才飞的更高更远!
众所周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拥有超人的科学头脑,还同时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他擅长钢琴和小提琴演奏。他曾坦言,是音乐这位欢乐女神为他驱散了忧郁和喧嚣,驱走了混乱和邪恶。是音乐让科学更美丽与和谐。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说过:“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钱学森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文艺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可以窥见,古往今来,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力量。如果人类是飞翔的鸟儿,那么科技和人文就是一对,彼此依托的翅膀,缺了谁,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唯有科技的理性,人类会变得坚硬、冷漠、可憎;唯有人文的欢乐,人类会变得软弱、迷乱、醉生梦死。
让科技拥有人文情怀,人类才会走得更远、更久、更好!
放下手机,拿起书籍,在翰墨馨香、书册函影中,与智慧交流;
关掉空调,走出户外,在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中,与自然对话;
停驻汽车,迈出脚步,在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中,与大地亲近。
家校情怀作文篇6
大自然很美,可她却没有展现出来,她把美藏在了奔流不息的大海中,藏在了纷纷扬扬的小雪花中,藏在了朵朵绽放的荷花中,藏在了粗壮无比的果树中,可惜我寻不到这些美,我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这千山万水。
奔流不息的大海:在宽阔的沙滩前,便是海,它张开了无形的双臂,怀抱了所有的水,是它抚养了水下的生命,它一眼望不到边,它的心灵也像它一样纯洁、无私。
纷纷扬扬的雪花:雪,它悄悄地走来了,它,是水的孩子,它用那洁白的身躯盖住了大地,让大地变得十分美丽,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却用有限身躯保护了生态平衡,也保护了,我们人类。
朵朵绽开的荷花:夏日炎炎中,是谁给要被烤化了的大地增添了一丝美感?是荷花。是谁在烈日炎炎下给心烦气躁的人们绽出最灿烂的笑容,是荷花。荷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我们,它掩盖住了自己的不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
粗壮无比的大树:在我家小院前,有一颗大树,它像一个士兵一样笔挺地立在那儿,它用根须拥抱泥土,喜欢与大树们比个子,所以它的枝叶总能触摸到天空,秋天时,它总会笑着抖落掉身上早已红彤彤的大果子,为人们解渴解馋,冬天,它总会脱下那有些破旧的黄衣裳,因为它知道,春天,它又可以换上绿衣裳了。
这就是大自然的美,它们无私、可爱,在我心中,它们是最美的。
家校情怀作文篇7
大自然是神秘又有趣的,它呼唤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找出它的秘密。
春天的花园
春天的花园就给了我个秘密,它藏在树枝树干上,一点点的嫩芽探出了头,探索的新的世界,桃花和樱花,则是代表,它们花开满枝,惹人喜爱,花儿粉粉嫩嫩,虽小但还是很美的。
夏天的池塘
夏天的池塘也给了我个秘密,它藏在荷叶中,在荷叶丛中可以看见一个像亭亭玉立的女孩子一样的花,它就是荷花。荷花粉粉嫩嫩的,十分可爱,还有一些小蜻蜓看见了它,也十分热情的飞了过来,看样子十分和谐。
秋天的果园
秋天的秘密和它们不一样,它在果园里。果园里的叶子黄了,它告诉我们收果子啦,这时果园瓜果飘香,果树上长满了果实,有红红的苹果,纷纷嫩嫩的桃子,玲珑小小的李子,还有清脆可口的梨子,它们给果园增添了许多色彩,让果园变得十分有趣。
冬天的雪
冬天的秘密在山林里。它藏在枝干上,轻轻一摇,雪花就会从树干上落下来,这时便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雪地里画画,在雪地上打滚,还打雪仗……十分快乐。麦田,也同时被雪覆盖着,它们像是被盖了一层被子,风一吹像一片银白色的浪花。雪,除了玩儿和欣赏,还可以帮助植物生长,雪融成水时,便会流入土中,给麦田充足的水源和养分,这就是“瑞雪丰年”的意思。
大自然神奇又有趣,还给了我们果实,所以应当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家校情怀作文篇8
多想回“家”说说“心里话”
“有国才有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说句心里话》这首脍炙人手的红歌由石顺义作词,士心作曲,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信念与心声。“家”,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因为心中有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无数中国军人“舍小家为大家”,踏上了卫国之旅,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国家。每当听到这首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便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我也想家,但我愿舍小家为大家。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成都消防队队员尤仲泽仁随战友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在赶往黑河乡救援的途中,尤仲泽仁坐在车里“一言不发”,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此时距离他的家乡荷叶寨只有不到30公里。空闲时,他也尝试与家人联系,但一直联系不上。“救援任务是第一位,我没有跟领导讲家中的情况。”尤仲泽仁称。目光所及都是泥石和瓦砾,那个他曾经长大的地方早已“面目全非”,尤仲泽仁顾不上那么多,他毅然决然地奋战在救援一线。“我也想家”,但心中更念着人民群众的安危,这源自一种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信念。
“说句那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我也有爱,但我深知有国才有家。 刘张娇是一名军嫂,这天,她独自来到大山深处的连队与丈夫王明“奔现”。王明所在的连队位于新疆巴尔鲁克山深处,冬季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环境十分恶劣。2016年春节前夕,当电话那头的刘张娇得知丈夫“回家过年”的承诺再次落空后,她便边独自踏上了这2500公里的“奔现”之路……两天两夜,刘张娇坐火车、转汽车,最后搭乘护边员的车,来到了丈夫身边,她说:“王明在哪,我的心就在哪,有他的地方就是家!”边疆,常常离家很远。常年驻守边疆的战士只能在视频里寄托自己对家的牵挂,无数个日夜,只能在手机视频里看着妻子十月怀胎,看着儿女牙牙学语慢慢长大。因为驻守边疆,保家卫国,是每一位边防战士的使命与责任。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我也不傻,但我愿誓死保卫国家。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祖国边境排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用血肉之躯挡在战友面前,自己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早前,杜富国与父亲杜俊的通话中曾说:“我的一名战友在排雷的时候牺牲了……”说完,杜富国沉默许久,电话另一头的杜俊知道, 为了国家,杜富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3年时间来,杜富国1000余次进出雷场,只为保卫祖国。那天,杜富国回“家”了。2020年1月20日,杜富国回到遵义市湄潭县老家,这是他负伤后第一次回老家过年,4000多名家乡百姓夹道欢迎,手里敲着锣鼓,口中高喊着“欢迎富国回家过年”。杜富国的外公是名战功卓著的老红军,妹妹杜富佳是抗疫一线的护士,弟弟杜富强是一名边防军人,哥哥杜富民是一名医生,他们一家都是保家卫国的好“战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穿上这身绿军装,就要用行动践行誓死保家卫国的庄严使命。
家校情怀作文优质8篇相关文章:
★ 家校活动总结7篇
★ 家校工作总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