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观后感时,观众会发现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共鸣,观后感的表达能够帮助观众更清楚地认识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金刚川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1
电影上映的第2天去看的,看完的第2天跟家人说本来我想着电影票花了28块8我一定要写一点感想出来,可是已经想了一天还是没有什么好的感想。看电影之前知道时长两个半小时认为好划算赚到了,看完后觉得终于完了可以不用看了。坐在同一排的小萝莉在电影开场时一直问变形金刚怎么还不出来,等到一个半小时后擎天柱的主场时小萝莉已经睡着了。
电影的最初看到亚瑟王和兰斯洛特还以为是某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广告。直到有个变形金刚拿出权杖才知道电影开始啦。一直的印象里变形金刚是很高科技的产物,回到像神话故事般的年代实在有点不能接受。不是变形金刚的狂热粉丝,上一次看变形金刚还是六年之前的变3,也完全不记得剧情了。现在想看变5的`原因只是因为知道要上映就觉得是一定好看的大片。大概是记忆中还有小学时看的动画版变形金刚。
其实电影还是有个优点,就是变形金刚都做的特别真实,楚楚可怜生病的变形金刚,做瑜伽的变形金刚,还有收破烂的。可是剧情实在是又无聊又俗套。也不知道去看电影的小盆友们能不能看懂。当然应该也有粉丝会觉得正好是他们的菜吧。
还看到几个我们国产的广告植入,除了觉得搞笑和违和,也有点骄傲的。为我们国家的品牌骄傲。以前只有自己喜欢的电影才会写些感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喜欢的还要特意浪费时间吐槽出来。现在写完这点感想后才觉得总算有点输出,28块8没有白花。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2
金刚川看完了,张译说愿意用十发炮弹换班长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作为一部只拍了两个月的电影,这样的完成度已经算很不错了,整体值回票价。
下面说说失望之处。
感觉最大的问题不是节奏感欠缺导致的冗长乏味的嵌套叙事手法,而是故事皮下,暴露出的观念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军为阵亡战友报仇,我方张排为老班长报仇,两边展开的仇恨厮杀。没错,高潮部分体现的是个人仇恨。张译这个角色的性格本是严谨认真,顾全大局,从整个战役总目标出发反复强调节省相当有限的弹药——却在老班长牺牲后失去理智把所有炮弹像不要钱一样一梭子打出去“打飞机”,看起来虽然爽了,有血性有“人味儿”了,可整个战略目标怎么办?大部队怎么办?如果每个士兵都把私人感情放在战斗任务之前,战争不要打了。
现实中,铁原阻击战指挥官马兆民团长的那次最不情愿的选择——让嫡系部队当炮灰掩护大部队撤离——为了完成总目标,亲手选择让兄弟们牺牲,完成任务后宁可自己降级去做排长,与兄弟们在一线同生共死。这种战略眼光和冷静的判断力与坚定的执行力才是我们以弱胜强的重要原因,这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美才是志愿军区别于普通大头兵而长久打动的地方。
可惜编剧为了破除“无情战斗机器”的刻板印象,转而强调志愿军战士的个人情绪,反而使人物形象崩塌了。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片把高潮设为双方报仇雪恨,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战争双方都有牺牲,战争是残酷的。
——很微妙地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
而最终的“桥”的结局,虽然有所升华,却令我更加不是滋味:最后的胜利是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人的肉体比木板铁石更能对抗美军的压倒性的恐怖轰炸?
强行升华实在是暴露出编剧自己其实并没有想明白处于绝对劣势的我们,到底是凭什么去赢得战争的,最后只能归结于超人的意志力——按西方的说法就是被洗脑成了机器。
其实老电影《上甘岭》对此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因为家乡可爱,因为人民对全新的未来充满期望,所以甘愿拼上性命;另一方面,是因为过人的单兵素质,多年战争练出来的高效组织形式,特别是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战术战略意识。
是素质与智慧,正义、崇高的信仰让这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具备了超强战斗力,而不是血肉之躯和兄弟情这么单薄的东西。
当然,单薄的思想也只能拍出单薄的故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中那个美国大兵才是全篇最立体的人物,源自其点到为止又恰到好处的细节,比如一开始的引经据典,到牛仔帽与塔台称呼的呼应,人家的每个举动都有明确的精神来源,因此立得住,真实。而反观我方的几个角色,导演说不清,所以假大空。
这部片子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但我不后悔买了票,反而说明这类题材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挖掘空间和反思空间,什么时候导演编剧想明白了,能感动自己了,作品自然就会感动观众。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3
电影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的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们看见了先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将士们即使灰头土脸也掩盖不住脸上的稚嫩,即使身体破残也要修补好大桥,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体搭建成支撑大桥的桥梁。看到那一个个站起来的身影,不少观影者都止不住的泪流。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的直立,而是中国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更加能够深深体会到《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的真正含义!
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战争虽已结束,但历史将被印在我们的心中,英雄的事迹将千古流传,作为后辈,我们将永远致敬英雄烈士!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4
暑假的一天,在时代大影院整洁而舒适的六号厅,我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3d影片《变形金刚3》。影片再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影片从汽车人首领御天敌的方舟在月球黑暗面坠落开始,汽车人飞往月球带回了御天敌,擎天柱用自己的能量救活了他,不料御天敌是叛徒,和霸天虎联手威胁人类把汽车人赶出地球,汽车人被装上了卫星并成功发射至外太空。早有霸天虎一方埋伏在那里,向卫星开火,于是卫星化为碎片……背弃了汽车人的人类迎来的不是和平,而是霸天虎企图霸占地球,奴役人类为其重建赛博顿星球的噩耗。御天敌启动布置在地球世界各地的能量柱,将塞伯顿星球传送到了地球大气层。在关键时刻,汽车人回来了,和霸天虎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拯救了人类。
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汽车人的正义和智慧,他们善良无私,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他们是人类的`好伙伴,在战争中,他们是人类战胜灾难的好帮手。在《变形金刚3》里,以大黄蜂为首的正义力量再一次战胜了以威震天为首的邪恶势力。创造了辉煌的一页,谱写了灿烂的篇章!相信英勇的汽车人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在擎天柱高大威猛的特写形象中结束了。我意犹未尽,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路上跑的小轿车就是大黄蜂,越野车就是擎天柱……正义的汽车人无处不在!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5
看完归来,意犹未尽,强烈推荐3d版本,这次效果远远优于《阿凡达》。同整部画面融合的极为出色,太空戏有种看3d版《星球大战》的感觉;3d版本下的女主角,更是性感尤物;最后的芝加哥楼群大战,伴随着塞伯坦霸天虎的钢铁身躯,飞驰的特种部队,呼啸而过的战斧巡航导弹及轰鸣的爆炸声,荡气回肠的恢弘景象,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身临其境感觉。
较之迈克尔贝之前的作品,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叙述,节奏感很强,在脉络中彰显人物个性,开篇首先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说起,贝将拍摄的片段与真实纪录片的交错,瞬间就将人们带到了“星球大战”的美苏太空竞赛时代。而后,就是讲述男主角sam的故事,迈克尔贝用广告的方式,将新的女一号在影片的前半段拍的很美,而后的大战中,却更加回归了朴实的本性,加之其他配角,两个小机器人搞笑不断,特别是转轮,搞笑依旧,在离开了女主人米凯拉以后看来他和sam相处的不错(从它炯炯有神的新眼睛就能看出),还有就是sam的父母,看来美国政府给了他们足够的养老金,超赞的旅行房车!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场戏是影片前部不多的打斗戏份,影片的开篇就是关于登月的阴谋论,加之之后的阴谋论这些都引出了这部电影的——坚守与背叛,sam和新女友的情感发展,汽车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汽车人和霸天虎内部的关系,三线并行,为最后的大战埋下了伏笔。
最后的大战发生在芝加哥,相比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这场战争的开始更是一场屠杀,蔓延的霸天虎把芝加哥变成了一座地狱之城,一束束激光的闪过,公民或烟消云散,或身首异处,尸横遍野,昔日高楼林立的商业街伴随着霸天虎飞船的游走,顺势成了一座死亡之都,随着sam大无畏精神的前进,成功骗过红蜘蛛的汽车人们赶到,最为精彩的巷战也由此来开序幕,3d效果再次惊叹好莱坞的特效制作水准,机器人精准的表情和眼花缭乱的动作,还有各种激光炮火和建筑物碎片扑面而来的效果,使人身临其境。大楼那场戏是最为精彩的,随着整栋大楼被拦腰截断,sam及女友和突击队员顺势跳出,展现了特技效果的娴熟,特别是特种部队飞行衣身越,俯视跟拍展现了美国的军力,最为酣畅淋漓的,当属擎天柱左斧右刀的暴走式披荆斩棘,特别是最后一幕“武松单臂擒方腊”式的英雄豪气,更是彰显了一代汽车人领袖的恢宏大气。
纵观整部电影,清晰,主线明确,虽然没有像前两部一样大规模重装武器的出场,但美军特有的飞行兵,鱼鹰加强变翼机,战斧,标准,还是宣传了军事实力,加之擎天柱一直在重复的“自由是所有具有感知生物的权利”也同样是美国精神的最好体现,无数次先败后胜的场景又一次将个人英雄主义推到了前台,可以说,除了中国式的广告植入,本片是一部具有高水准的效果的观赏性极佳的大片。强力推荐!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6
周日上午,我们五会全体师生,去奥斯卡影院观看了《金刚川》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向金城发起总攻前的故事。当时,前线资源匮乏,人员不足,援军在金刚川桥上向金城进发。可美军以多种方式阻挠,用远程榴弹炮、战斗机、轰炸机、延时炸弹等,把木桥炸的破烂不堪。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顽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奇迹般的把木桥一次又一次的修好了。最后木桥被燃烧弹击中,工兵们视死如归的跳入水中,把桥板顶起,让大部队踩着他们的身躯,前往金城。
他们顽强,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想起了学校里,举行的长跑比赛。一组八个人,同学们一个个蓄势待发,一声令下,我们这一组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向前冲去。
才跑了一圈,我就有点跑不动了,我们的脸变得通红,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坚持、坚持,我不停的跟自己呐喊,到了第三圈,我的腿像豆腐一样软,无论怎么使劲,就是跑不快。我就想坐到地上休息,可我还是不能放弃,即使走过去,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我跑到了终点。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们要像电影里的战士们一样,顽强,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篇7
金刚川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而一座桥成了志愿军前行的障碍。修桥--炸桥--修桥这个过程中,无数的血肉之躯前赴后继染红了。
两岸和江水,最终按时完成过江任务,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演绎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彰显出了一种无法战胜的意志。这是一座生命之桥!
令我最动容的是我们和美军的武器装备差距巨大,竟能一次一次被炸毁后重新架起桥。面对美军的b29重型轰炸机和“黑寡妇”战斗机,我军只有两门弹药不足的高射炮,一门还得隐藏起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位置。为了撑到大部队顺利过桥,张飞看到关班长如此豪横地使用存量不多的炮弹,竟然停止供弹,看着心疼至极。当年我们的飞机都在前线作战根本就没有几架可以来支援朝鲜战场,连高射炮弹药都时常捉襟见肘。70年风雨征程,如见再看,飞机要多少有多少,这盛世如你所愿!
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桥,张飞和关班长在高射炮阵地四周点上了火,使得美军战机来攻击他们,以此来吸引火力。都说他们疯了不想活了,其实他们在底下工兵连和大部队战士的眼中是非常伟大的英雄,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拼,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这就是我们面对强敌时的敢打必胜的精神。即使是战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向敌机开炮!嘴里吐血也要将哨子吹响!
“他们的桥不可能在半小时以内修好”美军指挥官用无线电告诉美军飞行员,“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飞行员回复到。这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在武器和装备上的却我们差距很大,但在意志力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上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最后战士们用身躯搭起了一座“人桥”,战士们半截身子泡在水里,永身体撑起一个个木板,让大部队过桥,观众们不禁湿润了眼眶。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那些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辈,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致敬这群最可爱的人!
战争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