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时,应该考虑使用积极的语言来传达信息,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懂得,善待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节约的事迹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节约的事迹篇1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农民伯伯洒下的汗水,凝结出的果实。走进食堂,扑入眼帘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显而易见的节约粮食标语。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识到并行动的呢?在学校里,老师经常跟我们提起“节约粮食”这种品德,可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仍旧看到有许多同学因为偏食,觉得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还有一些荣写盛的时候盛了很多,可没吃两口就把盘子端出去倒掉了。不止在学校里,在饭店里、大酒店里,我也看到的不少浪费粮食的'行为。在饭店里,有不少人都点了一大桌子的菜,看是吃起来仅仅只是喝了一写饮料、酒什么的,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聊天,“吃”地差不多了就抽了几张餐巾纸转身走了,剩下了一大桌子没吃多少的菜。
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不好的,如果所有人都像他们这样的话,那还要这么多粮食来做什么呢?那农民伯伯这么起早摸黑的劳作又有何意义呢?既然你盛了这么多菜那你就应该对它们,对农民伯伯负责。在饭店里,那剩下的一桌子菜,我想,你应该有权利不他们打包带回家吧。你应该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受着饥饿的压迫,每一粒米,每一粒粮都是他们生命的渴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
节约的事迹篇2
李棒,男,11岁,丰润区南关小学四年级班长,现任学校纪律检查员。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续四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他是同学心中的榜样,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他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从我做起,是他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他的信念,他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认真负责,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学校劳动,他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委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从不乱扔垃圾,因为他知道劳动的辛苦,如果有同学不守纪律,他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作为一名大队部干部,他按时执勤上岗,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学校的卫生检查工作,处处维护学校荣誉,树立自身形象,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干部。
李棒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他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积极思考,小组交流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巧妙的传授给同组同学。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等。
李棒不但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几年来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积极参与了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自己多彩的生活。在体育方面素养很高。从二年级开始就参加校级体育队,参加体育训练,早起晚归从未间断,以至于在今年区动会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只有11岁,在区动会中,面临比他高比他大的六年级学生,他一点也不胆怯,一点也不服输,英姿飒爽,赛出了自己的成绩,赛出了自己的风格。他永远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骄傲。
李棒更是一个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关心长辈,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他生活俭朴,平日父母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可从不乱花一分钱的他,当同学们有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每次为灾区捐款他总是捐的最多,从不吝啬。他就是这样一个勤俭节约又富有爱心的好少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她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他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节约的事迹篇3
小晨,女,汉族,2006年3月生,闽清县特殊学校培智班学生。连续多年被评为闽清县三好生、福州市三好生。
她先天肢体贰级残疾,伴有语言障碍,吐字不清晰。她的右手没有力气,不能握住任何东西。所以她一直是使用左手做事、写字画画。她的右脚也因残疾腿脚不便,没办法远距离快速行走。她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和保育员阿姨都担心她生活能否自理,能否适应寄宿制的学校生活。但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她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每天早晨起床铃响,她都是以最快速度洗脸刷牙、穿衣叠被。自己的事情做完了还会主动帮忙其他自理能力差的同学,成了保育员阿姨的好帮手。
她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写出漂亮的字,于是就一直的练,一有空就练,直练得磨得手指都起了泡也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学会了拿笔,学会了写字。尽管写的很慢,很慢。现在她写的字在班上是最好看的一个!除了写字之外她还喜欢画画、折纸和手工,她的折纸作品老师们见了都很赞叹,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右手不灵活的学生作品!生活技能方面她也不甘示弱,去年她在学校举行的第二届“福勘杯”生活技能赛“厨艺展示”环节中荣获一等奖。现在作为学习委员的她每一份作业总是又快又好地完成,在班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身为一个残疾孩子,她清楚地知道,学习的机会很难得,要珍惜。因此她总是那么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领先。课堂上她总是认真听讲,那个最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准是她;课堂外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她总是及时完成。虽然她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但听到同学与老师的赞赏时是一脸的自豪。“身残志坚”,这句话放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自信乐观、有爱心的她还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是个随叫随到的“小老师”。
她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常怀感恩之心。她自小和年老多病的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家里,她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尽力帮忙做家务,洗菜、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样样都做,还会给爷爷奶奶洗脚,捶背……
小晨同学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她决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奋力向前,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有尊严的大写的人。
节约的事迹篇4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没德,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表现,一种担当。而节约粮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早已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辛;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粮食”,相信这两个字大家都很熟悉。粮食是从农民伯伯的长满老茧的手中不易种出来的。对于我们来说粮食也不怎么贵,所以有人会浪费粮食,对于这些人来说粮食是一种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它是沾过农民伯伯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们绝不能浪费粮食!
当我们面对国旗时,我们曾回过头想想浪费粮食对不对得起我们的祖国!弄明伯伯是值吃别人的东西出汗,吃自己的东西出眼泪,所以只有吃自己种的东西才能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亲爱的.同学们,珍珠为宝,稻米为王,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啊!做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做为00后的我们,做为祖国花朵的我们,难道连珍惜粮食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做不到吗?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珍惜每粒大米。中国会越来越富饶,让农民伯伯的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脸,让田野里永远响彻着爽朗的笑声。
节约的事迹篇5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我们都知道,要了解一个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内宫的人数便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宫,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仍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
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于是赵匡胤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先后三次攻打北汉。其中的一次,在征讨北汉途中,正逢七夕节,赵匡胤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对于母亲和妻子如此“抠门”,对女儿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觐见父亲,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美。谁知赵匡胤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撅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
节约的事迹篇6
刘心一同学是西安沣东第一学校三年级五班的一名少先队员,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的她勤学好问、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入学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优秀,尤其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突出。
常言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是刘心一同学快乐的源泉。在学校,她总能伸出援手,真诚付出。有一天放学时下起了瓢泼大雨,付锦添没有带雨衣,急得直喊:“怎么办呀?我要成落汤鸡了!”这时刘心一掏出自己的雨衣递给付锦添,付锦添连连道谢。“客气什么,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刘心一笑着说道。由于这位付同学是个“马大哈”,经常忘记带东西,刘心一同学此后就经常多备一件雨衣,希望能帮到这位同学或者其他同学。
刘心一总是用她的热心和真诚感动着每一位同学,一次留校活动中,王枲珺忘记带饭卡了,看到王禧君很着急,刘心一主动说:“可以用我的饭卡呀。”“那怎么行呢?”王枲珺不好意思地说道。刘心一乐呵呵地说道:“没关系,万一以后我忘记带了,你可要帮我哟。”听了她的话王枲珺也乐呵呵地说道:“对呀,这样下次要是有其他同学也忘记了,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那我们就算是把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了!”她们相视而笑,无比开心。
像这样的.事迹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主动搀扶摔倒的同学,谁的笔没带,谁的橡皮没带,甚至是隔壁班的忘记带彩笔、脚套,她都会第一时间主动借出,偶尔还会当一名“小老师”,帮助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同学。“帮助同学就是快乐”她以这样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同学,同学之间暖意融融,充满欢声笑语。
在生活中她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三月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阿方宫敬老院慰问”活动。提前一天她就为老人们准备了小礼品和适合老年人吃的食品、水果。第二天一早提着沉甸甸的礼物早早地来到敬老院,见到了敬老院的老人为他们捏捏肩、捶捶背,很是积极,还会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开心,看着老人们露出开心的笑容,她也就特别开心。有一位奶奶都95岁了,但是特别精神,她告诉刘心一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己的儿孙们都学业有成,为国家做贡献,让老人安心。直到最后要走的时候拉着刘心一的手舍不得放开,嘴里交代着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刘心一看着老人连连点头说:“我一定会的。”同时一边慢慢地搀扶着老人坐到床边并许下承诺:“我以后会经常来看您的。”
小区里有一位勤俭节约的老奶奶,她身体不太好总是弯着腰步履蹒跚的在小区内捡拾废品。刘心一每次看见了,都会帮老奶奶把地上的瓶子、纸板捡起来,也会把自己家的废品收集起来送给老奶奶,看见菊瓣似的笑容从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是刘心一最大的欣慰。她还会帮楼上的阿姨看护小妹妹,阿姨一个人带两个小妹妹总有不方便的时候,这时刘心一就会跑上前去对阿姨说:“阿姨,我在院子陪着小宝,你去楼上取东西去吧。”“阿姨,你去买菜吧,我在院子和小宝玩。”“阿姨,你放心我会看好小宝的,你先送果果去舞蹈班吧。”“阿姨,你上楼做饭去吧,我在院子教她们认识拼音和数字。”
经常在大门口玩耍的时候,只要看见有人骑着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不方便开门,刘心一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帮他们打开,换来一句“真乖”都能乐半天,有小弟弟小妹妹在院子摔倒了,她都会第一时间跑过去扶起来,并且哄他们开心。为此赢得了小朋友们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的一致好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到她。经常夸她为院子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就连离得比较远的邻居都知道这个热心的她,来给自己的孩子借旧课本预习功课,她会把每年的旧课本都留着,看到可能需要的邻居都会主动去问,说她把笔记记得很整洁方便学弟学妹们预习。她总是说:“我的旧课本原来也有大用处呢!”
同学因她的感染其乐融融,老人们因为她的陪伴不孤独了,邻居因为他的善举方便了、和睦了。她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说要继续努力,帮助更多人,把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把爱传递下去。
节约的事迹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