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优秀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通过分享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以下是优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赤壁读书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赤壁读书心得篇1
暑假,一直教我们《论语》的宋老师又带着我们学习了《赤壁赋》。我喜欢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苏轼与朋友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读起来特别舒服。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前我们还学过他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和《赠刘景文》等诗。《上下五千年》中讲到苏轼多才多艺,一生留下来四千多首诗,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里,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来到长江边上的赤壁。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赤壁赋》。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长短结合,朗朗上口。
文章结尾时,讲到了世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占为己有。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和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美景,这些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取用它们是没有禁止的,而且永远享用不完。这些话给我的启示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体会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之美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去学习无穷尽的知识 这样才无悔自己的一生!
赤壁读书心得篇2
三国鼎立时期,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蜀国。东吴与蜀国结为同盟,共同抗曹。在周瑜勇猛地火烧连船,孔明机智地草船借箭后,曹操大败,败走华容道。
此次战役空前绝后,被喻为“赤壁之战”《赤壁》一片以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重现了古代宏伟的战斗场面,实在令人震惊。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不经感慨到:团结力量的伟大。影片中,刘备与孙权结盟把弱小两国变为了强大一国,击败了曹军。可见团结的力量不可小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弱小的蚂蚁团结起来的威力。
生活中,人更应当如此,与家人、朋友、同学友好相处,不要闹不和。分离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团结才能凝聚精神和力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亚马逊森林里,一场森林火灾包围了一群蚂蚁。蚂蚁们迅速合拢,变成一个“蚁球”。蚂蚁们冲出火海,外表的蚂蚁牺牲了,可大多数蚂蚁因为蚂蚁的团结而得救了。不团结也有坏处,“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就是不团结的坏处。
上次接力赛,我班表现不错,大家的速度十分快。眼看胜利在望了,可是由于我们不团结,掉了棒。我们得了第二名。可见,大家不齐心协力,触手可及的胜利也会擦肩而过。团结,一种我们身边经常能够做到的事,可多少人做到了呢?期望大家生活中要团结,团结力量大!
赤壁读书心得篇3
影片主要讲了: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赤壁之战,在影片中,诸葛亮和周瑜利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曹军,获得了胜利。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故事比如《草船借箭》《蒋干盗信》《计杀张允张瑁》《华容道》等都出现在影片中。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张飞,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还极有谋略,独自一人赤手空拳,打败了许多曹军。
远离战争!当我看到周瑜的夫人小乔独自一人,不顾危险前往曹营,跪在曹操的面前恳求他:“求求你停止战争吧,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可是曹操这个战争狂人,始终没有被感化,小乔说后伤心落泪,这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这场战争终于爆发,曹操终于也没成为战争的赢家,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状。
中国虽然处在和平中,可是还有其他的国家还在发生着战争。美国的总统布什就像曹操,对伊拉克发动了惨无人道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无辜的平民流离失所,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让人们多么痛心,而又痛恨啊!
我多么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该多好啊!所有的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和平相处、相亲相爱,就象一家人,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那该是多么美好啊!
赤壁读书心得篇4
诸葛亮要去东吴,讲了一大通理由后,刘备问他什么时候动身,他说就今晚,刘备端起一碗饭说“那你多吃点吧”。
诸葛亮见孙权,当时想着该舌战群儒了,应该很精彩,结果呢?短短几句不轻不重的话就把这段经典一笔带过了。同事说金城武第一眼看上孙权那个镜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然慢镜头拉过就瞟上了孙权了,然后俩眼就扎人家身上拔不出来了,当时她就觉着这诸葛亮看着势头是对孙权一见钟情了,典型的琼瑶剧里女主角一眼就相上男主角时的场景镜头运用嘛,而且表情动作和神态也一样。
周瑜问诸葛亮“这么冷的天你还拿着扇子,不冷吗”,诸葛亮回答“我要随时保持冷静”诸葛亮给周瑜的马接生,周瑜问“这个你也懂”,答曰“略懂”,然后就是小乔要周瑜给刚出生的小马起名字,周瑜说“就叫萌萌吧”,全场乐翻。晚上鲁肃说起抗曹的事情,周瑜说“大喜的日子不谈公事”。
有个镜头是演周瑜为小孩挖笛子眼,哈哈,同事可是吹笛高手,一看这镜头就找到了严重问题,当时就发表了她的专业演讲:笛子音歪了,哪个音歪了你挖哪个孔就是了,而周瑜却去挖气孔管!不是没事儿胡勒勒嘛!气孔又不发音,就是个棒坠子穗子的地方。再有古时候的笛子哪儿还有笛头啊,又没装饰牛角,何况那么短的能不跑调嘛,就算是小g调的也不能那么短啊,再说那里是南方,都是曲笛,哪有那么小个的笛子阿!又不是吹河北梆子呢!哈哈,看来我们的大导演真是该好好补补课。
有场张飞在八卦阵里跟敌人厮杀的场面,张飞一出场大家就哄笑,整个一个金刚呀,赤手空拳,吼叫着就冲上来了。书中称张飞是猛张飞,人家是粗中有细,可是这个张飞整个一个傻张飞。而且那个八卦阵也拍的有问题,虽然我不懂古时的阵法,但是怎么也感觉那帮草兵太傻了,怎么就没头没脑的在场子里乱跑,旁边就是敌人要不杀,就在那里乱跑,跟走迷宫似的。
当诸葛亮请周瑜来他们安的营扎的寨里来引荐刘备,先是见子龙在跟战士们练摔跤,然后看关羽在教小孩子们念:“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刚念完一小孩站起来问:我们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读书啊?关羽回答:你现在读书,将来你才有饭吃!这话怎么听着怎么耳熟。然后镜头一转,张飞在写毛笔字,周瑜拿起来看后竟然说“好字!”天啊,全场又笑场。然后当周瑜终于看到刘备的时候,刘备在忙着编草鞋。刘备说自己习惯编草鞋,关羽说大哥编的鞋很结实,我们的鞋破了都是大哥给我们编草鞋,穿他的草鞋能走很远的路,镜头一转,地上一堆草鞋……全场几度笑场。
华佗在给曹操扎针,曹操看着自己画的小乔的画像,用同事的话说是淫笑着看着画像,华佗提醒曹操不可欲望太多,否则会加重头痛风,结果曹操猥琐一笑,说到:难道你不知道欲望可以使人年轻吗……。同事说看到华佗趴在曹操背上给他一边看头疼一边说话的样子,让她就想到了那首“最浪漫的事”,俩人一起慢慢变老的感觉不过如此阿,感叹,老夫老妻的神圣场景啊。
曹操发现一舞女长的很像小乔,宠幸三天,早上正赶华佗来给他治病,结果华佗面色凝重的站在门外偷窥,夏侯淳来了,偷窥后痛心疾首的感叹“原来大哥打这场仗都是为了一个女人”,全场又爆笑,说“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
赵薇扮演的孙尚香一出场大家就乐,整个一个小燕子。她让孙权对着祖宗牌位笑一个,场内有观众配音说“来,给大爷笑一个”,哈哈。当她哥哥孙权为她和刘备说媒的时候她竟然说她哥哥“你从来都没有尊重过我!”之后气呼呼的走了,然后就是诸葛亮去安慰她,对她说你很有个性,又是爆笑,当两个人站在那里看着对面的曹营时,观众感叹,看人俩多班配,怎么没让孙尚香嫁给诸葛亮呀。
电影中那些女人的化妆都好难看,不论男女个个脸色黑黄,梁朝伟已经好老了,结果还老给特写,有男士感叹“他的脸上也不平呀”。林志玲是台湾公认的大美人,可是在片中没觉得好看,镜头下给人的感觉就是骨瘦如柴,之记得高高的颧骨。最主要的是,怎么都感觉吴宇森根本没读过三国似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事件没一个演的,不知道从哪里挖掘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戏说了一把。最主要的是戏说的曹操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小乔,曹操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气活了。
电影结束,观众感叹到“怎么吴宇森会拍出这样的片子”。
赤壁读书心得篇5
在外公的极力推荐下买了碟看了赤壁(外公是电影爱好者,无论国内国外所有大片都一一欣赏)。电影的场景规模很大,通俗的说是排场很大,演员也云集众多明星,当然演员的演技自然不用说,而且吴宇森导演投在这部电影上的心血也不少,只是片中的幽默似乎不应该放在严肃的场合,或许导演是想让紧张的氛围缓和一下,但是却造成了之前赤壁上映后的众说纭纭——……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不错的——很可爱……无论是胡军,金成武,张震,张丰毅还是赵薇,林志玲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不过我通过这部电影开始欣赏起一个人——梁朝伟。
之前一直认为他是一个老男人(因为年纪的问题),他的魅力在于他所经历的,以及岁月所留给他的东西……不过,现在自己觉得太肤浅了——不错,他的演技精湛得没话说了——更重要的是他给人的那种感觉,仿佛真的身临其境,就好象我就生活在那个时期,我就是那个人……或许太夸张了,不过,除了bradpitt以外,他是我目前欣赏的男艺人中年纪最长的。他所演示在我面前的仿佛就是周瑜,那个头脑机智,聪明沉着,为人大气,富有爱心,对妻子体贴关怀,面对敌人毫不退缩,敢于挑战,能够随机应变,()了事如神,被世人所敬仰的伟人——周瑜。
所以现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欣赏这个年长的“偶像”,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言一笑……不错,他的确有魅力,刘嘉玲没有看走眼,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不只是他对工作的热忱,还有他的为人以及他对人生的态度。
相信现在才喜欢他应该未时不晚吧——呵呵……期待赤壁下,期待梁朝伟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表演,哦,不对,应该是期待所有演员带来更让人震撼的表演——期待吴宇森导演的后半段精心制作的巨作。
赤壁读书心得篇6
有次去长安剧院看京剧,没有预定,是想看就去的,在剧场的售票处现卖的票,多嘴问了一句,是否每场戏都无须预定,在现场就能够买到票,售票员淡淡地幽了一默,说:“不敢保证场场都有票,但基本都能买到。要不然,京剧也就不用振兴了。”确实,这就是称之为“国粹”的京剧在当下的尴尬。
细想一下,也是,凡事到了必须要“振兴”的份儿上,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离玩完不远啦。
京剧的振兴,是个沉重的老话题。京剧从清末民初的盛世到如今,潮起潮落,一波三折,好在,不管在什么时候,总还是有人持续不断地在尝试新路子。这就是期望。
最近由张继钢导演的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
张继钢导演是张艺谋奥运会导演团队的主要成员,也是“千手观音”等著名舞蹈的导演。他导演的京剧其实更类似于歌剧,以歌剧的手法对京剧的剧目进行演绎是毫不奇怪的。所以我偏向称之为“歌剧”,而不是“京剧”,虽然他请的都是有名的京剧演员担纲,唱的也都是京剧的唱腔,可是,这和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一样,这是两个概念上各自建立的体系,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捏合在一齐的。
作为一个戏,“赤壁”在场景的制作上下了很大的投资,充分利用了国家大剧院的先进设施,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效果,场景宏大,美仑美奂。服装,道具等无不精美并有新的创意,颇有奥运会开幕式的遗风,为京剧注入了耳目一新的元素。在场面的调度方面也不在恪守传统京剧的上、下场、定场诗、叫板、起唱等程式,加快了节奏。
在人物的塑造上也不为历来三国人物脸谱化的束缚,周瑜不再是气量狭小的都督,孙刘两家不再相互猜忌和暗算,诸葛亮也还原成致力于结成抗敌统一战线的一位严肃的政治家,脱去了亦人亦仙的传奇色彩。
可是,在剧情的安排上把曹操的战争目的也改了,不再是为了疆土和大一统的统治地位,而只是为了争夺两个绝色的女子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赤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演给外国人看的京剧,对于国人来说,传统的以赤壁之战为背景的京剧“龙凤呈祥”已经是千锤百炼的经典,在剧情铺排上,环环相扣,从政治联姻,权力集团之间的纵横捭阖,情报战,后勤补给,天文地理,战役战术运用等各个方面在一个戏里表现的精彩纷呈,再拿它做文章,颇有费力不讨好之嫌。
况且,看“赤壁”的观众,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名角去的,如果没有于魁智、孟广禄、李宏图、李胜素这些一线的大腕托着,其效果可能就不会这么好。
京剧和歌剧的重点都在于唱,在歌唱的特征上,“赤壁”偏重于“歌”,歌词表达的是思维的结果。“赤壁”中的唱腔快节奏的板式居多,显然是为了迎合当今年轻人的口味,怕哼哼唧唧的人家听的不耐烦。可是,无论歌剧还是京剧,好的戏,能流传开的戏,为观众所喜爱,易于上口传唱的唱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赤壁”中用的都是激昂的词句,歌词显得过于文字化,适于阅读而不适于歌唱,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并且,京剧偏重于“曲”,长于反映主角内心活动的过程。曲调随着主角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的思维进展抑扬顿挫,这才有了戏曲特有的韵味。这也是这个“赤壁”我偏向称之为歌剧,而不是京剧的原因。
京剧在音乐方面,经过之前的样板戏,在交响乐队伴奏上积累了经验,“赤壁”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鼓声对场景烘托很有力度。但京剧的特点是京胡的伴奏,在京剧的传统乐队和交响乐结合的主次关系上“赤壁”还需要调整。
京剧的表现方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这些在歌剧中是无法一一都表现出来的,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京剧的振兴要靠发展。京剧的发展不可是自身的发展,观众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支持它的发展,鼓励和推动像“赤壁”这样新戏的探索和创新。京剧在此刻的环境下要振兴,也必须要从多方入手,阐述它,分析它,甚至解构它,才能普及他的基本要素,引领年轻人走进它的殿堂。京剧经过220年的发展,程式化到了至精至细的程度,反而限制了它的创新和发展。但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它的资源和营养能够引申到电影、动画、音乐、歌曲、舞剧、歌剧等艺术的各个领域。在新的形式中体现出它的艺术精髓。
期望能看到京剧有更多的新戏出现,不只是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而是在广大的普罗大众更容易亲密接触的地方。
赤壁读书心得6篇相关文章:
★ 家长读书心得7篇
★ 领导读书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