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的教案,教师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需要提前准备教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画对称图形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1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性质;课本第100~101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会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知道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具、学具:剪刀、复写纸、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新授。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体或图形很特别,把它们像圆一样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如枫树叶、蝴蝶(出示图形)等这些图有对称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教师把一张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双面复写纸,在纸上面画半个花瓶,然后把纸展开,得到以折痕为对称轴的整个花瓶。
从图中不难发现折痕两侧物体形状与图形的大小完全一样。
师生一起打开课本第121页,看上半页的三个图(树叶、蜻蜓、天平)由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他们以树叶的主干、蜻蜓的身躯、天平的指针为轴左右两侧形状、大小一样。)
做课本上的实验,把一张纸对折并按书中的图样画好,再用剪刀剪下,把纸打开可看到它是以树干这直线为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指着树叶等)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回答课本第121页下面的“做一做”。
3.画(找对称轴)。
对称轴的轴法是一横一点一横点穿过图形,如“—·—·—”。先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出对称轴。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量一量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过多处的测量可概括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00页“做一做”第1题。
1
第四单元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先找出对称轴然后再量一量对称轴两侧
相对的点距离是否相等。
3.练习二十六第1~6题。
课后小结:
2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2、在作图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自主学习】
一、复习:
1、如果一个平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____。
2、经过线段的___并且___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做线段的中垂线。一条__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____,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1,-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点 p1(1,2)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 】
二、思考:
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 x 轴、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一般地,已知点 p (a,b):
⑴ 点 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1(__,__),
⑵ 点 p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p2(__,__)。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__,纵坐标_______,关于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__,纵坐标_______。
四、例题:
⑴ 如上图,写出四边形 abcd 的 4 个顶点的坐标;
⑵ 画出四边形 abcd 关于 轴的对称图形 a1b1c1d1;
⑶ 写出点 a1,b1,c1,d1 的坐标。
五、巩固练习: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 x 轴、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a(-2,4) , b(3,-2) ,
c(-1,-2) , d(4,0) 。
2、作出图中多边形 abcd 关于 x 轴、 轴的对称图形。 (上图“五-2”图)
3、已知长方形 abcd 的顶点坐标为 a(2,4),b(6,4),c(6,2),d(2,2) 。
⑴ 在图⑴中画出长方形 abcd 向下平移 6 个单位得到的长方形 a1b1c1d1,写出点 a1,b1,c1,d1 的坐标;【 】
⑵ 在图⑵中画出长方形 abcd 关于 x 轴对称的长方形 a2b2c2d2,写出 a2,b2,c2,d2 的坐标;
⑶ 你认为上述两题变换所得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 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⑴ 作出△abc 关于 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 a1,b1,c1,的坐标;
⑵ 将△abc 向右平移 6 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写出点 a2,b2,c2,的坐标;
⑶ 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
六、习题:
1、若点 p 在第三象限,则点 p 关于 轴的对称点在第__象限,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第__象限。
2、点 p (-2,3)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
3、已知点 p (3,-1) 关于 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 ( a+b,1-b ) ,则 ab=__。
4、已知点 a (2,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是 b ( b,-3 ) ,则 ab=__。
5、若点 (10-a,5+b) 与点 (2,-5) 关于 轴对称,则 a+b=___。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3,a) 和点q(b,-4) 关于x轴对称,则a+b=__。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定义,了解圆的集合定义
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以及如何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
3、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运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会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二、知识准备:
1、说出几个与圆有关的成语和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2、爱好运动的小华、小强、小兵三人相邀搞一次掷飞镖比赛。他们把靶子钉在一面土墙上,规则是谁掷出落点离红心越近,谁就胜。如下图中a、b、c三点分别是他们三人某一轮掷镖的落点,你认为这一轮中谁的成绩好?
三、知识梳理:
本节你有何收获?
四、达标检测
1、⊙o的半径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 ;点b在 ;点c在
2、⊙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a在 ;当op 时点p在圆内;当op 时,点p不在圆外。
3、到点p的距离等于6厘米的点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o 上任意一点,则点关于ab的对称点p′与⊙o的位置为( ) (a)在⊙o内 (b)在⊙o 外 (c)在⊙o 上 (d)不能确定
5、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厘米,ad=4厘米(直接写出答案)
(1)以点a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
(2)以点a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
(3)以点a为圆心,5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
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d中,角c为直角,ac=4,bc=3,e,f分别为ab,ac的中点。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试判断点a,c,e,f与圆b的位置关系。
7已知:如图,bd、ce是△abc的高,为bc的中点.试说明点b、c、d、e在以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图、剪纸、剪刀,学生准备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轴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00页上面的实物图和一些轴对称的剪纸,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些实物图有“轴对称”的特点.
然后教师和学生仿照教科书第100页中间的图形用纸剪一剪,让学生观察、讨论剪完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做教科书第100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教师还可以再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
3.教学轴对称的几何图形.
教师让学生拿出方格纸,按照教科书第101页上面的图画出这些图形,再剪下来折一折,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观察在一个图形中有没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
再让学生把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较,比如把等腰三角形和它左边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腰两个底角分别相等;而它右边的这个锐角三角形就没有这些特性,不是轴对称图形.
4.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并画出对称轴,还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第101页“做一做”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的第1~6题.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尤其是第4个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2.第2题,要让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的三个轴对称图形.比如说红领巾、量角器、黑板、桌面、电视机等等.
3.第3题,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剪一剪,再说一说剪下的图形展开后,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对称性质在服装等行业中的用处,进而认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4.第4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找出“0”、“8”各有几条对称轴.
5.第5题,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再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6.第6题,指名到前面画,观察学生第1个图怎样画对称轴,第2个图画几条对称轴.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68。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正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个蝴蝶图形;学生彩纸、剪刀、直尺及若干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对称
1、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眼镜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认识对称图形
师: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图片。
生: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的图片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
生1:它们的两边一样的。
生2: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
生2: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师:这些图形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吗?
生:是。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呢?
生:对折。
师:对折,这个方法听起来倒挺不错的,(板书:对折)到底怎样对折,你能折给大家看一看吗?
生:上台演示折蝴蝶图形
师:刚才这位孩子用对折的方法证明了这个蝴蝶图形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那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
生齐:好。
师:那先听清楚要求:请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里的4张图片,小组里的每个同学,把其中一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这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开始吧。
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说你验证的结果?
生1:我折的是脸谱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折的是蜻蜓图形,它对折后,两边是一样的。
生3:我折的是蝴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生4:我折的是树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也是完全一样的。
师:孩子们刚才折这些图形,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就说它们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重合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是什么?
生:桃子图形。
师:想折吗?
生齐:想。
师:这个图形就在你们的3号信封里,小组长拿出来分给同学们折一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桃子图形一边大,一边小。
生2:它没有重合。
师:一点都没有吗?
生齐:有一点。
师:蝴蝶图形呢?
生齐:全部重合了。
师:像蝴蝶图形这样对折后两边全部重合我们就称为完全重合。
师:孩子们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蜻蜓、树叶、蝴蝶、脸谱四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完全重合的画面)
教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2、认识对称轴
师:请大家打开对折后的对称图形,看一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图贴在黑板上)
生:有一条线。
师:这一条线就是我们刚才折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是对称图形对折后形成的。
生2: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师:这样的折痕是对称图形中特有的,所以人们把这条折痕所在位置的直线,给它起了个形象简洁的名字,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我们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板书:画对称轴)
师:像这样,对折后,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给你一些图形,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p68的做一做)
2、猜一猜
师:老师给你们看几张轴对称图形,不过我只给你们看它的一半,你们能猜出它们是我们所学过的哪些汉字、数字或英文字母吗?
3、找对称轴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图形老朋友,打个招呼吧!
(课件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这几个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呢,请你折一折。(边说边点课件出示)
四、师生共结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生活,对称的物体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孩子们留心观察,我相信你们还会找到更多更美的对称。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画对称图形教案篇8
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
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
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来汇报,同时电脑演示。)
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平面图形,现在你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有几条,请你画出来。(汇报从杂乱——有规律)
4、完成做一做1。(口答,屏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屏幕演示)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们还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6、质疑。
7、巩固练习:
1)数书p1021。(口答)(屏幕)
2)数书p1024。(口答)(屏幕)
3)画出每组图形的对称轴。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5)欣赏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
6)判断:
a.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b.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画对称图形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 画灯笼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