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能够让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展,我们在写作文之前,最好先列出提纲,以便理清思路,下面是优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篇1
今天下午班队课时,凌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题目是:感动中国。我刚看到题目时,十分纳闷,心想:有什么能感动整个中国呢?于是,我带着疑问开始看起了视频。
当我看完整个视频时,我震撼了,这不仅仅是感动中国,这是感动世界啊!这里面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年届90岁高龄的山东老人,当他从报纸上看到许许多多的孩子失学时,他毫不犹豫的从自己的养老金中取出一半捐给那些失学的孩子,自己却每天省吃俭用。多少年来,他没有穿过一件新衣,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但是,他却不知不觉中帮助了近一百名失学儿童,捐助的钱近一万多,他就是崇仁厚德的老人——刘盛兰。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单,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篇2
奶奶对我说过一个感人故事。那是一件发生在深秋的故事。在1号桥那里,走着一对母女。她们手牵着手,那位母亲对女儿嘘寒问暧,女儿则一脸的幸福。看得出,她们母女十分亲切。
这时,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好吃的。"于是妈妈答应了女儿的要求,临走之前嘱咐女儿要注意安全。妈妈刚走开,女儿便在河沿边蹦蹦跳跳,十分开心。就在这时,小女孩脚一滑,重心一偏,整个人掉进了水里。
突然,河堤上站着几个小孩,当他们发现小女孩掉进了水里时,便大声叫了起来。这一叫,把所有人都吸引过来。小女孩的妈妈也被吸引了过来。
她来到河边却发现自己的女儿不见了,于是便认定是自己的女儿掉入水里了。
于是,她想也不想,一头扎进水里,奋不顾身得寻找女儿。可是,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原来这位母亲不会游泳,她在水里不停的喝水,身体也渐渐沉下去。
在场的人们顿时傻眼了,他们焦急万分,希望有人能出手相救。
这时,一位男士"扑通"一声掉扎进水里,寻找小女孩。他十分快速地游着,就在他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就在他快要放弃时,他看见在河边的另一头,有一孩子正拼命地挣扎着,他一下子抱起小女孩。再游到河面,同时将母亲也拉了上来。
这时,母亲一把抱住孩子,对她说:"女儿,刚才妈妈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说完,便嚎啕大哭起来。
这是一副多么感人的画面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是伟大的,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同时也告诉我们,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而来,而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篇3
颁奖词: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涌现出无数平凡又伟大的身影。在这些平民英雄中,有一位格外令人敬佩——汪勇。
医护人员下夜班要走几个小时回家,他出车接送;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他自掏腰包买盒饭送到医院里;修眼镜、买拖鞋、订生日蛋糕……只要医护人员有需求,找他基本都能解决。35岁的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凭一己之力,搭建起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线,汪勇的义举感动众人,被誉为“生命摆渡人”。
总有一些人即便生活不易,却心存大义挺身而出!这就是我们团结一心的中国人!而我们青年人更应该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敢当善为。
大疫面前有大义,这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值得被铭记的英雄。我们要见贤思齐、对标先进,努力提高自己。
当汪勇从顺丰小哥升职为部门经理时,你有没有想过、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心怀善良且条理清晰的在工作中坚持不懈、一往无前?疫情教会了我们许多,当春暖花开、战胜疫情后,我们依然正直、善良,我们依然在工作中条理清晰、在生活中坚持不懈。
扛得住命运给予你的艰难困苦,才能够成长。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青年人要有汪勇的精神,不管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也要坚定自己目标和信念,坚定不移的完成任务。
德不孤必有邻,大义与担当让汪勇“一呼百应”。工作中我们青年人应该有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有了这种对工作的热爱,才能够更出色的成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青年人面对艰难困险时,要像汪勇一样有思想、有能力、有行动,像他一样逆风前行,勇担“组局者”。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当一个平凡人拼尽了全力之后,他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在疫情面前,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一起默默奉献、辛勤付出,成为了寒冬中一束光,照亮了医护人员,也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篇4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中国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篇5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看了一期感动中国。第一个女孩叫张琪慧。
她三岁的时候,在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因此,她只能靠轮椅和两个小板凳“行走”。她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是,她上学从未迟到过。她6岁背起书包上学,9岁学习葫芦丝。还在一次全国表演中吹竖笛得了一等奖。
我被她感动的是:因为她不能体会到正常人走路的感觉,她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她对学习如此吃力,这也是值得我们佩服的。她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己做,从不对爸爸妈妈发火。每天起床后,包括背书包,挂竹笛子,一值都是自己做。一看到这,我感到特别惭愧。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也不用功。我是一个四肢健康的人学习还那么不好。第二个人叫黄珊娇,她今年仅有11岁。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因病去世了,她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她爸爸原来是个煤矿工人。不料,在一次意外中,她爸爸失去了劳动能力,连生活都不能自力了。全靠她11岁的女儿全仅照顾他。他们俩人没有生活费,只有黄珊娇每天捡垃圾维持生计。他们夫女一顿两个人才吃一个包子,女儿让爸爸吃一大口,自己却吃一小口。黄珊娇爸爸的伤口还经常疼。这个时候,我又是一次惭愧:因为我经常说饭菜不好,有时菜好了,我会说不好吃,总之我能挑出事来。黄珊娇经常吃不饱,还吧挑事。哎,真对人第三个人叫刘伟,他更是叫人感动。他失去了双臂,但他无论任何事情都不依靠家人,他还坚持游泳,还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刘伟每天早上起床后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虽然他失去了双臂,但他从来不依靠别人。可我发烧感冒就让妈妈喂我吃饭,刘伟却没有。我除了放假,上学时就没有一次是我自己折被,有时到上学的时间我起不来,还让妈妈帮我穿衣服。
今天看了这期感动中国,让我很惭愧,两个不靠别人的残疾人,一个11岁就照顾失去劳动能力的爸爸。我想以后我觉不挑食,不任何事情都依靠别人。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作文600字推荐5篇相关文章: